[发明专利]ABR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及高盐高COD浓度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4552.3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9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栗笠;刘祥;陈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四川省中明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br 厌氧折流板 反应器 高盐高 cod 浓度 废水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工业废水净化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ABR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及高盐高COD浓度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诸多生产领域会产生高含盐废水,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水资源的紧缺,一些工业行业所产生的高盐生产废水污染浓度越来越高,成分越来越复杂,排放量越来越大,所带来的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对高盐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探索行之有效的高盐度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废水处理的热点之一。从当前国内外发展来看,现有高盐工业废水处理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
1)目前缺乏含盐工业废水方面的统计数据;
2)工业含高盐废水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仍未难点;
3)单纯的生物处理技术难以达到排放标准;
4)电化学法简便快捷,但处理费用高,COD去除率低;
5)由单纯工艺技术研究转向工艺、设备、工程的综合集成的与产业化及经济、政策、标准的综合性研究;
6)物化和生物法组合工艺处理高盐废水有较好应用前景[1]。
目前常用的高盐废水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方法:
1)离子交换工艺
离子交换是一个单元操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常涉及到溶液中的离子与不溶性聚合物(含有固定阴离子或阳离子)上的反离子之间的交换反应。采用离子交换法除盐时,废水首先经过阳离子交换柱,其中带正电荷的离子(Na+等)被H+置换而滞留在交换柱内;之后,带负电荷的离子(SO42-等)在阴离子交换柱中被OH-置换,置换出的OH-与溶液中的H+,以达到除盐的目的。但该法一个主要问题是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会堵塞树脂而失去效果,还有就是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需要高昂的费用且交换下来的废物很难处理。
2)膜分离工艺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膜对混合物中各组分选择透过性能的差异来分离、提纯和浓缩目标物质的新型分离技术。目前常用的膜技术有超滤、微滤、电渗析及反渗透。其中的超滤、微滤用于高盐废水的处理时,不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盐分,但可以有效截留悬浮固体(SS)及胶体COD;电渗析(electrodialysis)和反相渗透(RO)技术是最有效和最常用的脱盐技术,另外,反渗透技术还能去除部分溶解性有机物,这是其他脱盐技术不能够达到的,但是由于其处理成本高、操作经验不足,反渗透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及工业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膜技术法的缺点是若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时,膜易被污染,从而导致操作过程难以正常运转。况且吨级废水进行膜处理成本高,企业难以承受。
3)加热蒸发工艺
蒸发工艺是现代化工单元操作方法之一,即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的部分溶剂汽化并得以去除,以提高溶液的浓度,或为溶质析出创造条件。暴晒蒸发是种低成本的技术,通过浓缩含盐废水中的盐分和有机物来达到减小废水体积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最终得到的固体盐纯度不高,无法重复利用。多效蒸发器虽在化工行业应用较多,但对含盐废水处理的案例较少,没有成功经验可供参考,且各企业含盐废水的水质差异较大,蒸发处理效果和处理费用亦有所不同。另因废水本身的特殊性和成分的复杂性,蒸出的氯化钠和混合盐的品质需待验证。物化方法由于运行费用较高,还会带来二次污染,因此常被用于废水预处理阶段。
4)传统活性污泥工艺
传统活性污泥法是普遍采用的生物处理方法之一,在高盐度环境中生物活性和有机物去除率均有提高,微生物生长没有受到抑制,相反促进了一些嗜盐菌的生长,使反应微生物浓度增加,也提高了污泥的絮凝性。该方法中,通过活性污泥的驯化过程培养出具有良好有机物降解性能的耐盐微生物是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重要前提,然而活性污泥中的菌群相分离培养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5)SBR及其改良工艺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及其改良工艺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活性污泥的废水处理工艺,它的反应机制以及污染物质的去除机制和传统活性污泥法基本相同,仅运行操作不一样。经过驯化的污泥主要以菌胶团和少量原生动物为主,细菌群落形态相对较少。对高盐高COD浓度的废水进行处理时,对盐的去除率受到细菌群落的影响,对细菌群落的培养需考虑盐的种类和含量。
6)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四川省中明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大学;四川省中明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45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弹性内衣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