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精准控温的硅碳棒加热烫金辊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04840.9 | 申请日: | 201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2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赖金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力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9/06 | 分类号: | B41F19/06;B4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准 碳棒 加热 烫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烫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能精准控温的硅碳棒加热烫金辊。
背景技术
在烫金技术领域中,烫金辊是极其重要的设备组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工艺与品质。目前烫金辊在市面上的应用以导热油烫金辊为主,采用导热油作为热媒体进行加热,辊体制造成本较低;温控精度比电烫金辊高,通常用于200℃以下的场所,无法达到250℃以上高温;占地面积大,能耗高;容易漏油,对环境、员工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且存在火灾的危险;导热油长期使用易结焦,影响传热及温度均匀性,需定期更换导热油,损耗较大;还有蒸汽烫金辊,其使用各种压力的蒸汽作为热源,主要用于材料的烘干等场所,结构简单,在有蒸汽提供的场所使用成本低,通常只能提供200℃以下的温度,工作压力较高,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且会大大增加车间湿度,不适合烫金要求。电烫金辊是利用电热管或电热丝发热使辊体受热,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升温速度也比较快,并且可以实现很高的温度,但是加热均匀性差,温度控制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高效环保加热方式的能精准控温的硅碳棒加热烫金辊。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精准控温的硅碳棒加热烫金辊,包括圆形辊筒、设置在圆形辊筒表面的烫金模块以及硅碳棒;所述圆形辊筒分为中间的工作区和两端的非工作区,硅碳棒设置在圆形辊筒中间的工作区内侧, 在工作区内侧硅碳棒与所述圆形辊筒内侧之间有间隙,圆形辊筒 两端的非工作区则套装在芯轴表面;硅碳棒穿过呈中空圆柱形且端部有外螺纹的套筒 后,由安装在套筒另一端的紧固螺栓固定在套筒中心,套筒通过端部的外螺纹固定在烫金机的支架上;圆形辊筒两端的延伸部穿过安装在支架上的轴承实现转动;所述圆形辊筒上设置有圆周方向等距分布的凹陷长槽,相邻两个凹陷长槽由凸台隔开,凹陷长槽两侧开设有轨道,烫金模块与凹陷长槽等宽,高度与凸台等高,所述烫金模块左右两侧设有与凹陷长槽轨道相配合的凸块,可沿轨道在凹陷长槽中移动,并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将烫金模块固定在凹陷长槽内;安装在凹陷长槽内的相邻两块烫金模块 的轴向间距可调,以方便各烫金包装纸的排版;在相邻两块烫金模块之间设置有一个厚度为70-100mm 的固定座,其中间开孔,与该孔相对应的,在相邻两块烫金模块的相对面上同样分别开设有同尺寸的内螺纹孔,每个烫金模块通过一个可转动螺栓与该固定座相连,其中,可转动螺栓伸入固定座的一端设有直径大于固定座上孔径的圆台,该圆台抵在固定座上,在烫金模块松开的情况下,转动可转动螺栓可调节烫金模块与固定座之间的间距,即调节两个烫金模块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的,在凸台上设置基准标尺,相对应的在每块烫金版模块上设有对齐标尺。
进一步的,在烫金辊外设置温度检测控制装置,温度检测控制装置由红外辐射测温探头、温度控制器及硅碳棒控制器组成,将红外辐射测温探头与温度控制器连接,温度控制器同硅碳棒控制器连接,并将硅碳棒控制器的一端和硅碳棒的导线连接,另一端连接到电源上,测温探头把烫金版的实时温度传给温度控制器,同预先设定值进行比对后,控制硅碳棒控制器对通过硅碳棒的电流进行调节。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取代传统的电热丝或电磁感应的加热方式,采用使用温度高、抗氧化、耐腐蚀、寿命长、变形微、安装维修方便的硅碳棒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能精准控温的硅碳棒加热烫金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能精准控温的硅碳棒加热烫金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力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力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48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