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闭式温控电晕放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04905.X | 申请日: | 2015-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1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嘉伟;周天池;尹超;陈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陈传林 |
地址: | 132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式 温控 电晕 放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闭式温控电晕放电电装置,用于在测试电介质绝缘性能或测试功能材料的电荷储存性能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放电处理。
背景技术
在当今社会,电能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能源,尤其是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21世纪,人类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并且,中国是个幅员辽阔且地形多样、复杂的国家,因此,远距离、特高压的输电方式在资源分布不均匀的我国应用较为广泛。在电力系统中,绝缘性能是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参数之一,电力系统的发展势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绝缘材料的发展。
电介质的电阻率通常都很高,被称为绝缘体,它的主要的用途就是电气绝缘材料,其次,它还可以用于驻极体以及其他功能材料的制备。每一种新型电介质材料在用于电气绝缘之前,其性能都会经过多次测试,而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材料进行预处理,以模拟它在工作时的状态。在所有预处理的方法之中,电晕放电是当前使用最广泛且效果极佳的一种方法,自其问世以来,一直备受电气绝缘领域研究人员的青睐,并设计出了多种多样的电源放电装置。然而,现有的大部分电晕放电装置在实验参数调整和设定上都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如: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的《高电压技术》2014年06期,王黎明, 万树伟, 卞星明等人发表的《极不均匀电场中负直流电晕放电紫外特性》中所使用的电晕放电装置就存在着极间距离不可调整、实验的过程中易受到实验室内部空气流动的影响等问题。这些不利因素的出现往往会导致实验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出现明显的偏差,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大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现有技术进行实质性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便于操作,能够实现电晕放电平台参数调整,调整灵活、准确的封闭式温控电晕放电电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封闭式温控电晕放电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由上筒体与下筒体通过搭扣连接,在上筒体与下筒体结合部位设置金属格栅,在上筒体上设有与上筒体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栓,在调节螺栓的中心孔中固定有伸入上筒体空腔内的放电电极 ,在下筒体底端设有与下筒体螺纹连接的接地电极,接地电极的调位螺杆伸入下筒体空腔内,接地电极的调位螺杆上端与电晕放电平台螺纹连接,在伸入下筒体空腔内的接地电极调位螺杆上绕接电热丝,电热丝由下筒体底端的孔引出与温控装置电连接。
本发明的封闭式温控电晕放电装置,能够根据实验所需调整放电电极与置于电晕放电平台上的样本间距,可通过温控装置实现样本的温度控制,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便于操作,能够实现电晕放电平台参数调整,调整灵活、准确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封闭式温控电晕放电电装置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上筒体,2调节螺栓,3金属格栅,4电晕放电平台,5电热丝,6接地电极,7放电电极,8温控装置,9搭扣,10孔,11下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发明的封闭式温控电晕放电装置,包括:由上筒体1与下筒体11通过搭扣9连接,在上筒体1与下筒体11结合部位设置金属格栅3,在上筒体1上设有与上筒体1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栓2,在调节螺栓2的中心孔中固定有伸入上筒体1空腔内的放电电极 7,在下筒体11底端设有与下筒体11螺纹连接的接地电极6,接地电极6的调位螺杆伸入下筒体11空腔内,接地电极6的调位螺杆上端与电晕放电平台4螺纹连接,在伸入下筒体11空腔内的接地电极6调位螺杆上绕接电热丝5,电热丝5由下筒体11底端的孔10引出与温控装置8电连接。
本发明的封闭式温控电晕放电装置的实例:上筒体1和下筒体11均采用PC材质制成圆筒形空腔,空腔的外径为90mm,内径为80mm,总高度为190mm,上筒体1的高度为145 mm,下筒体11的高度为45mm,放电电极7为一根长度为155mm的钢针,外部套有一个长100mm,直径20mm,材质为PC的调节螺栓2,调节螺栓2的头部厚度10mm,直径30mm,放电电极7的钢针下尖伸出调节螺栓2的长度为35mm,放电电极7的钢针上尖顶部伸出调节螺栓2头部的长度长度为10mm,金属格栅3为不锈钢格栅,用于均压。接地电极6采用铜材,其底部为圆柱形底座,直径80mm,高度10mm,接地电极6的调位螺杆直径30mm,电晕放电平台4直径60mm,厚度3mm。
使用时,先打开搭扣9,将上筒体1与下筒体11分开,将实验样本放在电晕放电平台 4上,再使用搭扣9把上筒体1与下筒体11连接成为整体,调整温控装置8使电热丝加热到预设温度,把放电电极7与高压源连接,接地电极6的圆柱形底座接地,即可开始对样本进行放电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电力大学,未经东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49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