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墙砖表面结构、形成方法及用于公共区域PM2.5末端治理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5129.5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9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容;付广龙;孙侨;陈洪凤;陈晓伟;吴志东;吴九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F13/072 | 分类号: | E04F13/072;B01D46/00;B01D53/8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墙 瓷砖 表面 结构 形成 方法 用于 公共 区域 pm2 末端 治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物外表面特殊结构的形成技术,以及利用该建筑物外表面特殊结构对公共区域PM2.5末端的治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我国能源消耗以及由此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增加,空气质量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大气PM2.5(PM: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的污染,不仅导致灰霾现象,且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近年来,全国许多城市(尤其是华北和华东地区)有关PM2.5指数爆表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令民众堪忧。
总的说来,要减少PM2.5的危害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源头治理,即通过控制煤炭燃烧总量与汽车保有总量、对燃煤进行脱硫脱硝、提升燃油品质、在排气口安装净化装置等来减少PM2.5及其前体物(SO2、NOX、NH3等)的排放;
(2)末端治理,即对已经排放到大气中的PM2.5及其前体物,通过各种手段(如树叶吸附、喷雾沉降、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等)捕获PM2.5或反应掉前体物;
(3)个人防护,即通过佩戴仿PM2.5口罩等手段来减少PM2.5对人体的侵入。
PM2.5的三种不同治理策略,参与的主体是不同的,其效果和社会效应也是不同的,如图3所示。其中,源头治理最为普遍,为实现PM2.5浓度5年内降20%而提出的应对策略也大多属于这一类。源头治理由政府主导,更多取决于国家政策和产业方向。考虑到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现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改变、汽车保有总量仍将不可避免地持续增长、对燃煤进行完全脱硫脱硝在技术和政策执行上还存在现实困难、产业结构升级难以一蹴而就,仅依靠源头治理来实现PM2.5污染的有效降低是远远不够的。
而PM2.5末端治理作为源头治理的重要补充,应受到更多重视。由于技术水平限制和政府主导的局限性,导致目前末端治理主要集中在公共区域绿化与个人或私人空间空气治理两个方面,在形式上为绿化植被与各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而户外大面积的公共区域,有着大量的建筑物外表面,这些建筑物的表面目前只是作为保护、装饰等功能,没有空气治理的能力。如果让公众参与末端治理,通过大面积的建筑外表面实现公共区域PM2.5的治理,使公众能够受益,将是一项有益全社会的公益进步事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公共区域大量建筑物的外表面具有滞阻污染并降低PM2.5浓度、净化空气功能,提高民众的空气质量公共区域末端治理的意识。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外墙砖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多尺度复杂微结构在瓷砖表面连续排列而成,所述多尺度复杂微结构是指:在一个槽宽、槽高均相等的第一代沟槽基础上,采用不多于三次的自相似迭代规则,每次迭代在该沟槽截面的一个沟底及两侧沟沿上均复制缩小1/3后的下一代沟槽;在每个多尺度复杂微结构上面均沉积有TiO2纳米颗粒。
上述方案中,所述槽宽、槽高均为10mm。所述迭代为三次,共产生四代多尺度复杂微结构。
一种前述外墙砖表面结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通过压制成型模具制备出具有多尺度复杂微结构表面的外墙砖;
(2)对该外墙砖进行清洗、烘干;
(3)将TiO2前驱溶液涂覆在该外墙砖的所有的多尺度复杂微结构上;
(4)涂覆完成后,经自然冷却、高温烘干,所述多尺度复杂微结构上即可牢固附着TiO2纳米颗粒。
上述方法中,所述清洗分为三步,分别是:丙酮清洗、酒精清洗和清水清洗。所述涂覆采用喷雾匀胶机完成。所述高温烘干是指:先90℃烘30min,后500℃烘2.5h。
一种前述外墙砖表面结构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将具有多尺度复杂微结构表面外墙砖贴于建筑物上,该外墙砖多尺度复杂微结构表面将空气中的PM2.5颗粒捕获,并通过多尺度复杂微结构表面的TiO2光触媒将PM2.5前体物催化分解生成无害气体释放、或生成相关非气态产物滞留于该多尺度复杂微结构中,并在被雨水冲刷下从地面排走,实现对公共区域PM2.5的末端治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51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铰链及冰箱
- 下一篇:一种外保温墙体的装饰幕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