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羽肉鸡仔鸡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05507.X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7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新牧人畜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4;A23K1/165;A23K1/175;A23K1/16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于洪 |
地址: | 650605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肉鸡 仔鸡 配合 饲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羽肉鸡仔鸡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羽肉鸡属于快大白羽肉鸡中的某些品系,是从白洛克(或白温多得)中选育出来的。该鸡种除具有快大肉鸡的主要性状外,其特点是其羽毛的白色为隐性性状。
白羽肉鸡全身羽毛均为白色,体型呈丰满的元宝形;单冠,冠叶较小,冠、脸、肉垂与耳叶均为鲜红色;皮肤与胫部为黄色。眼睛虹膜为褐(黑)色,这一点是区别隐性白羽和白化变异的重要特征。
我国白羽肉鸡产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经过近30年的努力,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最迅速、最典型的行业,是世界三大白羽肉鸡生产国之一。鸡肉产品已发展成为中国肉食品中唯一能够大量出口创汇的行业。近20年来,白羽肉鸡产量以年平均5%~6%的速度持续增长。
目前白羽肉鸡的生长期0~21日龄的死亡率为2.5%,21日龄的体重为0.82千克,0~21日龄饲料消耗1.069千克;42日龄的体重为2.474千克,0~42日龄饲料消耗4.258千克;49日龄的体重3.052千克,0~49日龄饲料消耗5.646千克。
为了提高生长速度在饲料的配制中采用高能量的方法已经是非常普遍,然而给肉仔鸡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消化不良、代谢功能紊乱等,由此降低了饲养效率,造成部分雏鸡死亡,对肉仔鸡养殖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
从肉仔鸡的生理特征来看,雏鸡的消化道发育不成熟、消化酶分泌不足、吸收能力低下、免疫力低下、胃肠道菌系不完善等,因此肉仔鸡对饲料的要求特别高。在此阶段,雏鸡的营养需要量和适宜的原料配制、饲料加工等为实现肉仔鸡的高成活率及快速生长非常重要。
现阶段市场的各种饲料品种繁多,作用各异,其中家禽中肉鸡在不同的生长生理时期,对营养的要求不同,现有的肉鸡饲料,营养不全面,不能满足肉仔鸡各个生长阶段的需要,而且很难起到预防肉仔鸡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等疾病。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饲料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白羽肉鸡仔鸡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饲料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产品可大大提高肉仔鸡免疫力及成活率,易于推广应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所有的百分号均代表质量百分含量。
一种白羽肉鸡仔鸡配合饲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
玉米600-650份、豆粕98-255份、面粉30-60份、小麦糠麸30-60份、棉粕20-50份、玉米蛋白粉19-25份、猪油0-20份、豆油0-5份、石粉12.5-13.6份、磷酸氢钙10.5-13.5份、食盐3-3.2份、胆碱0.9-1.1份、98%赖氨酸2.6-3.3份、99%蛋氨酸1.4-1.8份、苏氨酸0.4-0.5份、统糠0.4-1份、肉鸡多维0.25-0.3份、恩维康0.15-0.2份、多能亮0.3-0.5份、尼卡巴嗪0-0.5份、12%盐霉素0-0.5份、克氧0.18-0.22份、八宝威复合酶0.19-0.23份、黄晶香0-1.5份、植酸酶PCT 0.14-0.16份、肠酸宁0.1-0.15份、天丽红0.02-0.04份、96%包膜Vc 0.19-0.22份、五水硫酸铜0.07-0.08份、一水硫酸亚铁0.36-0.4份、硫酸锌0.34-0.36份、硫酸锰0.34-0.38份、碘酸钙0.014-0.017份、亚硒酸钠0.055-0.06份、脱霉素0.38-0.43份。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豆粕的粗蛋白CP为46%。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棉粕的粗蛋白CP为46%。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玉米蛋白粉的粗蛋白CP为60%。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白羽肉鸡仔鸡配合饲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新牧人畜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新牧人畜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55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