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双光路系统的全景成像镜头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05771.3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3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华;周中能;潘海峰;方中华;李磊;赵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臻恒光电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6 | 分类号: | G02B13/06;G02B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丁利华;马佑平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双光路 系统 全景 成像 镜头 | ||
1.一种具有双光路系统的全景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从物侧起沿着光轴方向依次包括:透镜组(22),第二凹面反射镜(23)以及第一凹面反射镜(24),所述第二凹面反射镜的中央具有第二圆孔(231),所述第一凹面反射镜(24)的中央具有第一圆孔(241),所述透镜组(22)、所述第二凹面反射镜(23)与所述第一凹面反射镜(24)以光轴为旋转对称轴,其中,
所述透镜组(22)由多片圆形凸透镜或凹透镜组成,用于会聚第一视场中即原中央盲区内的物体发出的光线,并使所述光线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凹面反射镜(23)的第二圆孔(231)以及第一凹面反射镜(24)的第一圆孔(241),从而来自所述透镜组(22)的所述光线在焦平面上成像;
所述第一凹面反射镜(24)用于将第二视场中即原中央盲区外的物体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二凹面反射镜(23);
所述第二凹面反射镜(23)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凹面反射镜(24)的反射光线反射并穿过所述第一凹面反射镜(24)的第一圆孔(241),从而所述来自所述第一凹面反射镜(24)的光线在焦平面上成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光路系统的的全景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22)的曲率半径和透镜数量与种类被设计为使得通过透镜组(22)的光线在焦平面上的成像光斑直径不大于原中央盲区的成像光斑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光路系统的全景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22)的曲率半径及透镜种类与数量、所述第二反射镜(23)的曲率半径、以及所述透镜组(22)与所述第二反射镜(23)之间的距离被设计为使所述来自所述透镜组(22)的光线与来自所述第一凹面反射镜(24)的光线在同一焦平面上成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光路系统的全景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透镜组(22)外部的遮光部(28),所述遮光部(28)被设计为使得入射至所述透镜组(22)并且能够在所述焦平面上成像的光线的最大入射角等于所述原中央盲区的视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光路系统的全景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28)为在光轴方向上具有规定长度的遮光圆筒(2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光路系统的全景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圆筒(28)具有容易吸收光线的材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光路系统的全景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面反射镜(23)的镜面为球面或非球面或平面,所述第一凹面反射镜(24)的镜面为球面或非球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光路系统的全景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继透镜组(25),其用于将穿过所述第一凹面反射镜(24)的第一圆孔(241)的光线进行像差校正以及光路行径调整,使得在焦平面上通过二次反射所成的像和通过透射所成的像不重叠。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光路系统的全景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透镜组(22)和所述第二反射镜(23)外部的镜头保护罩(21),用于固定所述透镜组(22)和所述第一反射镜(23)的位置和两者之间的距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光路系统的全景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面反射镜(24)与所述中继透镜组(25)周围的机械结构(27),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凹面反射镜(24)与所述中继透镜组(25)的位置和两者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臻恒光电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臻恒光电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57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