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o-miR-211在制备肾毒性生物标志物中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5953.0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9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邱云良;马璟;洪敏;富欣;汤纳平;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C12N15/11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沈利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标志物 肾毒性 外源性化合物 肾损伤 试剂盒 检测 特异性强 引物 制备 单独使用 常规的 扩增 高地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miR‑211在制备肾毒性生物标志物中的用途及试剂盒和引物。mo‑miR‑211可以作为唯一的肾毒性生物标志物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常规的肾毒性生物标志物联合使用,并在检测外源性化合物引起的肾损伤中发挥作用。所述的试剂盒能够特异性强、可行性高地检测肾毒性生物标志物,从而检测外源性化合物引起的肾损伤。所述的引物能够特异性强地扩增mo‑miR‑211,并应用于所述的试剂盒中检测外源性化合物引起的肾损伤。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14年7月10日,申请号为201410328045.1,发明名称为“一种肾毒性生物标志物及其用途”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引用该中国专利申请的全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o-miR-211在制备肾毒性生物标志物中的用途及试剂盒和引物。
背景技术
肾脏是体内最重要的排泄器官,也是外源性毒物在体内的主要靶器官之一。很多化合物(药物)进入体内可引起肾脏毒性损伤,据调查,急性肾功能衰竭中有32.4%是由于药物肾毒性引起的。因此急需建立发现和确证新的肾毒性生物标志物,能够早期发现肾损伤,并可以反映出肾脏损伤的改善或加重,甚至能反映损伤的机制。
当前常规的肾毒性评价方法,非临床药物安全性评价和临床上常用的肾损伤指标为血清肌酐(CRE)和尿素氮(BUN),再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CRE易受年龄、性别、种族、饮食和机体内环境的影响,并且无法预测早期病变,不能反映肾小管的损伤和坏死;BUN不仅受肾功能的影响,还受肾外因素如高蛋白饮食、消化道出血等的影响。而且两者需要病人发生急性肾损伤(AKI)几天后才有限制升高,会延误肾毒性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
随着肾毒性研究的深入,发现了一些新的肾脏毒性损伤的检测指标,如尿总蛋白(uTP)、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作为药物肾小球损伤的生物标记物;丛生蛋白、肾损伤分子(KIM-1)、三叶因子-3(TFF-3)可作为肾小管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但是存在敏感性、特异性及检测方法的问题,难以取代传统的肾毒性检测。因此,寻找及时、可靠、可行性强的肾毒性的生物标记物十分有意义。
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它们可以和靶基因mRNA-3’端非翻译区(3’-UTR)部分或全部互补结合,在翻译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导致靶基因出现翻译抑制或mRNA降解。成熟miRNA大小约18到25个核苷酸。它们首先在细胞核内转录形成初级miRNA(pri-miRNA),然后在由RNAase III、Dicer和Drosha形成的蛋白复合体以及RNA聚合酶II的作用下形成前体miRNA(pre-miRNA)。pre-mi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浆内,被Dicer酶切为约22个核苷酸的双链miRNA。随后双链被切断,形成一条成熟的单链miRNA。单链miRNA和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结合并选择性作用靶基因mRNA的反义互补序列,最终调控靶基因的表达。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肾毒性生物标记物不够特异、不能早期发现检测、检测方法过于复杂等的问题,提供一种mo-miR-211在制备肾毒性生物标志物中的用途及试剂盒和引物。所述的用途能够将mo-miR-211应用于肾毒性生物标志物的制备从而检测外源性化合物引起的肾损伤;所述的试剂盒能够特异性检测外源性化合物引起的肾损伤;所述的引物能够特异性扩增用以制备肾毒性生物标志物的mo-miR-211。
本发明提供rno-miR-211作为肾毒性生物标志物的用途。
本发明中,所述的rno-miR-211是一种miRNA。本发明中,大鼠的rno-miR-211,具有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述的碱基序列。
本发明中所述的肾毒性较佳地来源于外源性化合物引起的肾损伤。所述的rno-miR-211作为肾毒性生物标志物可以用于检测外源性化合物引起的肾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59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