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用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06113.6 | 申请日: | 201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5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邹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茂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71/08;C08L23/12;C08L83/04;C08K13/04;C08K7/14;C08K5/1515;C08K5/11;C08K5/05;C08K5/20;H01B3/4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5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绝缘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绝缘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用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绝缘材料是用来使器件在电气上绝缘的材料,其电阻率很高。通常是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通过添加不同的组分,从而制得不同性能的绝缘材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电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建设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工程已经得到高度重视,为了减小远距离输电过程中的线路损耗,需采用高压输电技术。伴随着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对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即电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必须经受高压、超高压的考验。由于聚乙烯绝缘电缆具有电气性能好、传输容量大、重量轻、安装和维护方便等优点,使其在高压、超高压电缆领域所占份额迅速增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需求,本发明特别提供了一种电缆用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缆用绝缘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聚乙烯 85-95份,
聚丙烯 20-30份,
聚乙二醇 25-30份,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15-20份,
甘油月桂酸酯 8-15份,
玻璃纤维 8-13份,
异辛酸缩水甘油醚 5-11份,
过氧化苯二甲酰 2-4份,
聚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 2-3份,
乙撑双硬脂酰胺1-2份。
所述玻璃纤维选自短切玻纤、无碱玻璃纤维和有碱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组分还包括色粉0-1重量份。
所述组分还包括异丙醇0-2重量份。
一种电缆用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聚乙烯85-95重量份、聚丙烯20-30重量份、聚乙二醇25-30重量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5-20重量份、甘油月桂酸酯8-15重量份、聚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2-3重量份和异丙醇0-2重量份,混合均匀;
(2)将上述组分加入三叶搅拌机中混合均匀,缓慢加入异辛酸缩水甘油醚5-11重量份、过氧化苯二甲酰2-4重量份、乙撑双硬脂酰胺1-2重量份的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双螺杆挤出机的侧加料口加入玻璃纤维8-13重量份、色粉0-1重量份,熔融、挤出、干燥、切粒,得到电缆用绝缘材料。
所述双螺杆挤出机各区段温度为:一区温度170-190℃,二区温度200-220℃,三区温度220-230℃,四区温度240-25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制得的电缆用绝缘材料以聚乙烯为主要成分,通过加入聚丙烯、聚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甘油月桂酸酯、玻璃纤维、异辛酸缩水甘油醚、过氧化苯二甲酰、聚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和乙撑双硬脂酰胺,使制得的绝缘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且具有良好的抗断裂性能,能在室外长期使用仍保持良好的各项性能。
(2)本发明制得的电缆用绝缘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耐热性和耐候性。
(3)本发明的电缆用绝缘材料,其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1)称取聚乙烯85kg、聚丙烯20kg、聚乙二醇25k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5kg、甘油月桂酸酯8kg和聚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2kg,混合均匀;
(2)将上述组分加入三叶搅拌机中混合均匀,缓慢加入异辛酸缩水甘油醚5kg、过氧化苯二甲酰2kg、乙撑双硬脂酰胺1kg的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双螺杆挤出机的侧加料口加入有碱玻璃纤维8kg,熔融、挤出、干燥、切粒,得到电缆用绝缘材料。
所述双螺杆挤出机各区段温度为:一区温度170℃,二区温度200℃,三区温度220℃,四区温度240℃。
制得电缆用绝缘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1)称取聚乙烯85kg、聚丙烯20kg、聚乙二醇25k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5kg、甘油月桂酸酯8kg、聚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2kg和异丙醇2kg,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茂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茂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61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