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6162.X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2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顿仁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顿仁德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2 | 分类号: | A61K36/8962;A61P19/08;A61P25/00;A61K31/125;A61K31/045;A61K35/5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栾波 |
地址: | 464300 河南省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用药 骨质增生 制备 栀子 樟脑 冰片 治疗 活血散瘀 通络止痛 压迫神经 用药方式 中药领域 重量组份 外敷 研磨 凡士林 重量份 组份 韭菜 麻木 并用 疼痛 痛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本发明的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药按照重量份数计,其主要由以下组份制成:樟脑10~20份、栀子15~25份、韭菜10~20份、江米酒15~25份、冰片10~20份、凡士林25~35份。该外用药包括既定重量组份的樟脑、冰片以及栀子等;诸药寒热并用共奏活血散瘀,通络止痛之功效,可主治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所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状;该外用药可采用外敷的用药方式,使得药物直达患处,药效明显,且用药直接,不会对患者造成痛苦。此外,该外用药采用研磨、混合以及搅拌等操作实现制备,整个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质增生(增生性骨关节病)是指由于关节退行性变,以致关节软骨被破坏而引起的慢性关节病,又称退化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及肥大性关节炎等。
增生性骨关节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又称特发性,以人体自然老化为主,较少见;而继发性则以后天慢性劳损及外伤为主,较多见。原发性骨关节病的基本病因是人体成熟后的逐渐老化及退行性变,在骨关节方面的表现。继发性骨关节病是指因某种已知原因,例如外伤、手术或其他明显因素而导致的软骨破坏,或关节结构改变。由于关节面摩擦或压力不平衡等因素,造成关节面的退行性变。
骨质增生起病缓慢,无全身症状,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常为多关节发病,也有单关节发病者。受累关节可有持续性隐痛,活动增加时加重,休息后好转。疼痛常不严重,气压降低时加重,与气候变化有关。有时可有急性疼痛发作,同时有关节僵硬感,偶尔可发现关节内有磨擦音。久坐后关节僵硬加重,稍活动后好转,有人称之为“休息痛”。后期关节肿胀、增大及运动受限,很少完全强直,一般表现为骨阻滞征。
相关技术中,对于骨质增生最重要又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是减少关节的负重和过度的大幅度活动,爱惜患病关节,以延缓病变的进程。肥胖者应减轻体重,以减少关节的负荷,延缓病变的发展。下肢关节有病变时可用拐杖或手杖,以减轻关节的负担。
此外,患者还可以做理疗及适当的锻炼,以保持关节的活动范围,必要时可使用夹板支具及手杖等,有助于控制急性期症状。在治疗骨质增生的药物方面,一般以消炎镇痛的外用药较为常见,然而,消炎镇痛药物可减轻或控制症状,但其无法直接作用于患处,不能改变病变的进展,只是在急性疼痛发作期间起治标作用。另外,对较为严重的患者,在全身情况能耐受手术的条件下,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消除疼痛、矫正畸形、改善骨功能的有效方法,然而该方法成本高,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较大,且术后需要休养的时间长。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药,该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药包括既定重量组份的樟脑、冰片以及栀子等;诸药寒热并用共奏活血散瘀,通络止痛之功效,可主治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所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状;该外用药可采用外敷的用药方式,使得药物直达患处,药效明显。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的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研磨、混合以及搅拌等操作实现了该外用药的制备,整个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且用药直接,不会对患者造成痛苦。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药,按照重量份数计,其由以下组份制成:
樟脑10 ~ 20份、栀子15 ~25份、韭菜10 ~ 20份、江米酒15 ~ 25份、冰片10~ 20 份、凡士林 25 ~ 35 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顿仁德,未经顿仁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61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