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酰胺核糖在制备治疗脑缺血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6371.4 | 申请日: | 201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0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缪朝玉;王培;管云枫;徐添颖;李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06 | 分类号: | A61K31/706;A61P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马伟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酰胺 核糖 制备 治疗 缺血 疾病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烟酰胺核糖在制备治疗脑缺血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研究烟酰胺核糖对在大鼠大脑中动脉电凝阻塞形成的脑缺血模型的脑梗死面积的影响,证实烟酰胺核糖给药可明显降低脑梗死面积,表明烟酰胺核糖具有显著的脑缺血保护作用,能够防治脑缺血造成的脑损伤,在制备脑缺血损伤和/或脑梗死相关药物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的新用途,具体地说,涉及烟酰胺核糖在制备治疗脑缺血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烟酰胺核糖是一种核苷酸类化合物,CAS号为1341-23-7,结构式为:
已有国外报道发现烟酰胺核糖在肥胖、听力损伤、老年性神经退行性病变如阿尔兹海默症(AD)、帕金森(PD)等疾病中有保护作用,可改善认知减退。中国专利文献CN201510098227.9,公开日2015.05.20,公开了烟酰胺核糖在制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药物中的应用,通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动物模型,证实了烟酰胺核糖可以降低动物模型的肝脏脂质含量、肝脏炎症及肝纤维化程度,提示烟酰胺核糖可用于制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药物。
然而,目前尚无烟酰胺核糖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烟酰胺核糖的新用途。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烟酰胺核糖在制备防治脑缺血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防治脑缺血损伤是指减少脑梗死面积。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烟酰胺核糖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药物用于减少脑缺血的脑梗死面积。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烟酰胺核糖在制备防治脑梗死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文中,所述的烟酰胺核糖结构式为:
本文中,所述的“脑缺血”是指包括TIA、脑梗塞和烟雾病(但不仅限于此)在内的颅内血管病变,其引起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脑缺血损害。总的来说,所述的“脑缺血”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①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②脑动脉栓塞;③血流动力学因素;④血液学因素等。造成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脑动脉栓塞的主要原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因患有风湿性心瓣膜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先天性心脏病、人工瓣膜和心脏手术等形成的栓子随血流进入脑内造成的栓塞。血流动力学因素包括短暂的低血压引发的脑缺血,例如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休克、颈动脉窦过敏、直立性低血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等。血液学因素包括口服避孕药物、妊娠、产妇、手术后和血小板增多症引起的血液高凝状态,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贫血、巨球蛋白血症引起的黏稠度增高所引起的脑缺血。
本发明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研究烟酰胺核糖对在大鼠大脑中动脉电凝阻塞形成的脑缺血模型的脑梗死面积的影响,证实烟酰胺核糖给药可明显降低脑梗死面积,表明烟酰胺核糖具有显著的脑缺血保护作用,能够防治脑缺血造成的脑损伤,在制备脑缺血损伤和/或脑梗死相关药物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为脑缺血提供了新的药物研发方向。
附图说明
图1. TTC染色代表性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63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