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需启动压缩机的柔性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6714.7 | 申请日: | 201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9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鑫 |
主分类号: | F25B47/02 | 分类号: | F25B47/02 |
代理公司: | 大连博晟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6 | 代理人: | 于忠晶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需 启动 压缩机 柔性 空气 源热泵 除霜 系统 方法 | ||
1.无需启动压缩机的柔性除霜系统,涉及经济器、空气-冷媒热交换器、热水-冷媒热交换器和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水-冷媒热交换器3底部接口32与闪蒸罐式经济器1进液口14由设有液位调节阀8和电磁阀7的管道连接构成通道一101,所述液位调节阀8靠近闪蒸罐式经济器1侧,电磁阀7靠近热水-冷媒热交换器3侧;
所述热水-冷媒热交换器3的底部接口32与闪蒸罐式经济器1底部接口13由设有冷媒循环泵4和单向阀5的冷媒管道连接构成通道二102;
所述冷媒循环泵4由闪蒸罐式经济器1向热水-冷媒热交换器3方向输送冷媒,并在冷媒循环泵4的出口处按泵送流体的方向设置单向阀5;
所述闪蒸罐式经济器1的顶部接口11与压缩机低压吸气侧由通道四104联通,通道四上设有通断控制的阀门9;
所述闪蒸罐式经济器1的顶部接口11与压缩机的中间压力部由通道五105联通,通道五上设有通断控制的阀门10;
所述空气-冷媒热交换器2的出口22与热水-冷媒热交换器3的上部接口31由通道六106联通,并在通道六106设有控制阀53;
所述闪蒸罐式经济器1底部接口12与空气-冷媒热交换器2即制热时为蒸发器的入口21由通道七107联通,并在通道七107上设有控制阀52;
所述闪蒸罐式经济器1设有液位测量装置51,液位测量装置采用液位传感器或液位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需启动压缩机的柔性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一101与通道二102之间设有旁通通道三103,所述通道三103与通道二102的接口位于通道二102中单向阀5与热水-冷媒热交换器3底部接口32之间;
所述通道三103与通道一101的接口位于通道一101中电磁阀7与液位调节阀8之间,并且通道三103中设置开度调节阀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需启动压缩机的柔性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采用开度可控阀或通断控制阀。
4.无需启动压缩机的柔性除霜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准备阶段:关闭控制阀52,阀门10和电磁阀7,然后停止压缩机,此时打开阀门9,使闪蒸罐式经济器1内的压力与低压接近,当达到平衡时再关闭阀门9,对闪蒸罐式经济器1的降压完成,液位调节阀8始终处于自动调节状态;
第二步除霜:保持热水-冷媒热交换器的外部热水处于流通状态,启动冷媒循环泵4同时打开控制阀53,循环泵4运转后使闪蒸罐式经济器1内的液态冷媒泵送至热水-冷媒热交换器3中,冷媒吸收外部热水的热量后气化,并经处于打开状态的通道六106进入空气-冷媒热交换器2内部,在内外温差作用下高温冷媒气体被外部霜层冷凝液化并聚集在空气-冷媒热交换器2内部,此时空气-冷媒热交换器2与热水-冷媒热交换器3内的压力基本相当,高于闪蒸罐式经济器1内的压力,当空气-冷媒热交换器2内的液态冷媒达到某一程度后阀门52打开,使其内部的液态冷媒在压差作用下经通道七107进入闪蒸罐式经济器1的内部,然后液态冷媒再次被冷媒循环泵4泵送至热水-冷媒热交换器3,如此反复,通过冷媒的循环和相变,把外部热水的热量带到空气-冷媒热交换器2;
第三步后处理:除霜完了后进入排出空气-冷媒热交换器2内液体阶段,先停止循环泵4,关闭阀门53和阀门52,通过空气-冷媒热交换器2的风机快速冷凝热交2内部的气态冷媒,然后再次打开阀门52,阀门53,使空气-冷媒换热器2内的液态冷媒在压差作用下快速排至闪蒸罐式经济器1内,根据需要反复进行排液操作,尽可能减少空气-冷媒热交换器2内的液态冷媒滞留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需启动压缩机的柔性除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步除霜时为了防止闪蒸罐式经济器1内的冷媒被循环泵4抽空导致循环泵4发生汽蚀,由旁通通道三103旁通一部分冷媒经液位调节阀8再返回至闪蒸罐式经济器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鑫,未经金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671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