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动力移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8386.4 | 申请日: | 2015-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9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卡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纵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H02J7/3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09 | 代理人: | 曹丽敏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移动 电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动力移动电源,本水动力移动电源包括有呈长方体的壳体、电芯、输出端和输入端;在所述壳体内密闭填充有冷却水;在所述壳体内相对的两个侧壁之间固定有两块垂直于所述侧壁的限位板;所述电芯卡设在所述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之间,所述电芯的左右边壁紧贴两个上述侧壁,所述电芯可沿限位板的表面前后平移;在所述上限位板和壳体的顶壁之间安装有与所述电芯电性连接的发电叶轮和所述输入端,在所述下限位板和壳体的底壁之间安装有与所述电芯电性连接的所述发电叶轮和所述输出端;该移动电源体积小巧、质量较轻;能够实时自给电力,满足旅途使用需求;同时具有良好的散热、防振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电源,特别的,是一种依靠水动力的新型多功能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现如今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因此在使用时消耗的电能也越来越快;移动电源能够有效缓解旅途中电能短缺的问题,但是,目前的移动电源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其一,移动电源在充放电时会明显升温,温度上升容易加速移动电源内部元件的老化,缩短移动电源的使用寿命;其二,移动电源的储电能力与自身质量呈正相关,储电能力较小无法满足旅途需求,储电能力较大的移动电源质量较重,携带不便;其三,移动电源较脆弱,跌落时内部元件容易因受到冲击而接触不良甚至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动力移动电源,该移动电源体积小巧、质量较轻;能够实时自给电力,满足旅途使用需求;同时具有良好的散热、防振功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水动力移动电源包括有呈长方体的壳体、电芯、输出端和输入端;在所述电芯、输出端、输入端的表面涂有防水层;在所述壳体内密闭填充有冷却水;在所述壳体内相对的两个侧壁之间固定有两块垂直于所述侧壁的限位板,靠近壳体顶壁的限位板为上限位板,靠近壳体底壁的限位板为下限位板;所述电芯卡设在所述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之间,所述电芯的左右边壁紧贴两个上述侧壁,所述电芯可沿限位板的表面前后平移;在所述上限位板和壳体的顶壁之间安装有与所述电芯电性连接的发电叶轮和所述输入端,在所述下限位板和壳体的底壁之间安装有与所述电芯电性连接的所述发电叶轮和所述输出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水动力移动电源可以通过传统方式进行正常充电;在使用时,将电子产品连接所述输出端即可实现充电;由于电芯卡设在限位板之间,同时电芯的左右边壁紧贴两个上述侧壁,即电芯将壳体内部的冷却水分成前后两个片状水域,两个片状水域通过限位板和壳体之间的空隙连通;在旅途中,电芯随着人们的行走在两块限位板之间往复平移;每当电芯向一侧移动时,将挤压一侧片状水域,此时壳体内部的冷却水从限位板和壳体之间流过,流动的冷却水带动发电叶轮周期性转动,进而将电能补充到电芯内部。
相较于传统的移动电源,本发明只需储备一块小型电芯以满足紧急需求即可,在旅途过程中本发明将继续充电,实现电能的实时自给,因此本发明的质量较轻,便于携带,同时体积较小;在充放电过程中,冷却水能够将电芯产生的热量快速吸收,从而保持电芯的低温,进而延长移动电源的使用寿命;同时,电芯被冷却水包裹,在发生跌落时,冷却水能够缓冲落地的冲击力,有效保护内部电学结构,使得本移动电源更耐摔;由于本发明在发电时需要持续的运动,因此本发明特别适合于户外运动、野外探险、徒步旅行等。
作为优选,在所述冷却水内掺杂有粘稠剂;当发生跌落时,冷却水被剧烈挤压,粘稠剂能够增大冷却水之间的流动摩擦力,有效将撞击力转化成内能,进而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
作为优选,在所述壳体的顶壁安装有扣环;以便于将本水动力移动电源挂扣在背包、山地车等处,从而增大内部电芯的摆动幅度,进而加强本水动力移动电源的自给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水动力移动电源一个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纵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纵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83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垂直轴径向激振式风能俘获装置
- 下一篇:汽车底盘式水力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