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引线框架的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9657.8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8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W·S·戴维斯;M·贞;C·W·摩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连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12/71;H01R13/6591;H01R1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吴艳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引线 框架 连接器 | ||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触头模块,其包括由介电框架(126)包围的引线框架(122)。引线框架具有信号导体,信号导体包括包封在介电框架中的转换触头(174)。转换触头是共面的,使得转换触头被布置在引线框架的触头平面(170)内。信号导体具有延伸自相应转换触头的配合触头(177,179)。每个配合触头具有配合接口,其被构造为电连接到配合连接器的相应配合触头。配合触头被成对布置,其中相应的配合接口沿相应的行轴线(196)成行对齐。每一对配合触头被布置在相应的不同的一个行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引线框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气系统,例如网络和电信系统中使用的那些系统,使用电连接器来互连系统的部件,如母板和子板。然而,当速度和性能要求增加时,已知的电连接器被证明是不足的。信号损耗和/或信号衰减是已知电气系统中的问题。另外,希望增加电连接器的密度,以增加电气系统的吞吐量,而不会明显增加电连接器的尺寸,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减小了电连接器的尺寸。这种密度增加和/或尺寸减小导致对性能的进一步限制。
为了解决性能问题,一些已知的系统利用屏蔽来减少电连接器的触头之间的干扰。另外,一些已知的系统使用的触头具有冗余的或多点触头。当冲压形成(stamp andform)触头时,这种触头需要大量材料。对于某些设计,使用单个引线框架是不实际的,因为触头不能彼此足够紧密地定位。这种系统利用两个包覆模制(overmold)的引线框架,它们相互嵌套在一起以形成单个触头模块。这种设计包含许多零件并且是昂贵和复杂的。
仍然需要一种电连接器,其可以低成本和可靠的方式制造。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电连接器包括触头模块,该触头模块包括引线框架和围绕引线框架的介电框架。引线框架具有信号导体,其具有包封在介电框架中的转换触头。该转换触头是共面的,因此,转换触头布置在引线框架的触头平面中。信号导体具有配合触头,其从相应的转换触头延伸。每个配合触头具有配合接口,其构造为电连接到配合连接器的相应配合触头。配合触头被成对地布置,其中相应的配合接口沿着相应的行轴线成行对齐。每一对配合触头布置在多行的相应不同的一个中。
附图说明
图1是电连接器系统的透视图,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
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移除了壳体的插座连接器的分解图,示出了其中的触头模块的各个部件。
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引线框架的侧面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触头组件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形成配合触头的形成过程,示出了冲压和形成的几个阶段。
图6是根据实施例的插头触头组件的透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形成配合触头的另一形成过程,示出了冲压和形成的几个阶段。
图8是根据实施例的单个条状(strip)引线框架的透视图。
图9是根据实施例的单个条状引线框架组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电连接器系统100的示例实施例的透视图,其示出了可以直接配合在一起的电连接器102和10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器102是插座连接器,并且在下文中可被称为插座连接器102。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电连接器104是插头连接器104,并且在下文中可被称为插头连接器104。在替换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2、104可以是任何类型的连接器。电连接器102、104被单独称为电连接器或配合连接器,并且可统称为电连接器或配合连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连公司,未经泰连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96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造具有电触刷的电子组件的方法
- 下一篇:插座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