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丹皮酚的牡丹内生真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1685.3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9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栋;董发明;杨帆;邱妍;白喜婷;林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7/24;A01N63/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丹皮 牡丹 真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丹皮酚的牡丹内生真菌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内生真菌技术领域。本发明从牡丹植株中分离出一株能够产丹皮酚的内生真菌A5J2‑06,为黄丝曲霉属(Talaromyces sp.)A5J2‑06,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4665,保藏日期:2014年12月24日,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该菌株能够合成丹皮中主要的有效成分丹皮酚,通过大规模发酵培养黄丝曲霉属A5J2‑06,即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菌丝,从而获得丹皮酚。该方法可替代采挖植物药材获得丹皮酚,为生产丹皮酚提供新的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丹皮酚的牡丹内生真菌,同时还涉及该内生真菌在产丹皮酚和制备生防菌剂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内生真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植物内生真菌是指整个生活史或者生活史中的某一个阶段存在于植物组织内部或者组织间隙,且不会引起宿主出现明显病症或者没有对宿主造成明显伤害的一类真菌。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植物在与内生真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内生真菌能产生与植物相同或相似的活性物质。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繁多,包括生物碱类、醌类、酚、甾体类、萜类、肽类等,药理活性广泛,主要表现为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杀虫、抗结核等。目前,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培养能产生活性物质的内生真菌已成为学者的研究趋势。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在我国山东菏泽、安徽铜陵、重庆垫江、河南洛阳等地均有大规模商品化种植。丹皮又称为牡丹皮,为牡丹的干燥根皮,其性微寒,味苦、辛,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为我国传统中药材。丹皮酚是牡丹丹皮中主要的有效药用活性成分,凤丹皮作为丹皮中的道地药材,其丹皮酚含量最高。丹皮酚具有解热、镇痛、抗真菌、抗病毒、抗癌等作用。从牡丹中分离出能产生丹皮酚的内生真菌,将为丹皮酚的生产提供有益帮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丹皮酚的牡丹内生真菌。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牡丹内生真菌在生产丹皮酚或制备生防菌剂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产丹皮酚的牡丹内生真菌,为黄丝曲霉属(Talaromyces sp.)A5J2-06,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4665,保藏日期:2014年12月24日,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保藏中心)。
产丹皮酚的牡丹内生真菌(CCTCC NO:M 2014665)为黄丝曲霉属,曲霉科,曲霉目,真子囊菌亚纲,子囊菌纲。其在PDA培养基上生长5d后,菌落呈现白色,绒毛状,菌落直径达到1.5cm,菌落生长高度达到0.2cm,培养基背面呈现浅黄色,菌落质地紧密。继续培养到30d,菌落颜色一直呈现白色,菌落中间部位产生红色液状、点状颗粒,培养基背面呈现的黄色继续加深,绒毛状渐渐消失,菌落慢慢由颗粒状物质组成,菌落呈现黄色。继续培养到60d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子囊,子囊壁由疏松或紧密交织的菌丝形成,菌丝呈现淡黄色。
产丹皮酚的牡丹内生真菌(CCTCC NO:M 2014665)在生产丹皮酚中的应用。
产丹皮酚的牡丹内生真菌(CCTCC NO:M 2014665)在制备生防菌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16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碾边机
- 下一篇:一种带卡槽的塑料嘴定位送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