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食用染料的潜指纹显现剂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11813.4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6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成洛道;崔龙馥;全忠贤;辛康逸;成庆模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洛道;崔龙馥;全忠贤 |
主分类号: | A61B5/1172 | 分类号: | A61B5/117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葛凡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食用 染料 指纹 显现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的潜指纹显现用组合物,上述新的潜指纹显现用组合物可在现有的潜指纹显现剂呈现低的显现效率的多种被限制的条件和环境下,呈现优越的呈现效率且对人体无害,因而可安全地使用。
背景技术
在犯罪搜查现场的初动搜查步骤中,搜集的微细证据中以多种形态所遗留的潜指纹作为由水分(98.5%)和微量存在的极性的无机物(0.5%)及非极性的有机物(1%)组成的物质,与基因(DNA,Deoxyribonucleicacid)分析用生物试样一同成为最优先的证据收集的对象。潜指纹显现的复杂、难解的多种因素对潜指纹显现的分辨率产生非常敏感的影响。上述潜指纹显现的复杂、难解的多种因素包含:1)使用的显现剂的种类及根据其的特性的物理及化学方法;2)所遗留的指纹成分含量的多少程度;3)潜指纹所遗留的材质的组成成分、4)潜指纹所遗留的材质的颜色;5)是否存在形成上述材质表面的多孔性及多孔性的大小程度。对此,作为科学搜查的客观证明材料,虽然潜指纹的显现重要,但是,在多种类型的潜指纹中通过鉴定工作,以可判读特征的水平的高的分辨率,来得到显现结果确实很难。
潜指纹的显现方法分为光学方法、物理方法及化学方法等三种方法。1)光学方法是使用鉴定用光源(激光(LASER)、紫外线(UV,(UltravioletRays))或多波段光源(ALS;AlternativeLightSource)的方法、2)物理方法是利用固体粉末(黑色粉末、荧光粉末、磁性粉末、荧光磁性粉末、纳米(Nano)粉末及热塑性(Thermoplastic)粉末等)的方法。并且、3)化学方法作为利用与化学试剂进行反应的方法,可例举茚三酮(Ninhydrin)法、氰基丙烯酸盐粘合剂(CA,Cyanoacrylate)熏蒸法、碘法、硝酸银(AgNO3)溶液法、苏丹黑B(SudanBlack)法、真空蒸镀法、锇酸(Osmicacid)法、基本红色(BasicRed)28溶液法、酰氨黑(AmidoBlack)法、1,8-二氮-9-芴酮(DFO,1,8-Diazafluoren-9-one)法、基本黄色(BasicYellow)40溶液法、罗丹明6G(Rhodamine6G)溶液法、番红花红O(SafraninO)溶液法、氯化锌(Zincchloride)溶液法、结晶紫(CrystalViolet)溶液法、脱氧-杂谈氧化物去除剂(Liqui-Arodrox)溶液法及TapeeGlo溶液法等多种试验方法。上述试验方法中混合有各个多种特性和优缺点。
在潜指纹显现剂为固体(粉末)状剂型的情况下,由于不存在液体媒质(media),因而难以发生化学反应。代替这些,以相互不同的离子性物质之间的电子亲和力的库仑(Coulomb)引力和非极性-非极性物质之间的疏水性范德瓦耳斯(VanderWaals)引力为首,通过包含水分子的极性物质之间的氢键等,粉末粒子以物理方法吸附于潜指纹的表面,从而显现指纹,由此,指纹显现弱于化学反应的指纹显现。
化学方法存作为利用指纹成分和检测剂的化学反应的结果来表示的显色反应,不仅在检测分辨率方面,存在很多需要进行改善的余地,而且,还存在使用的试剂和溶剂对人体有害的缺点。并且,由于将试样溶解于溶剂来使用,因而,例如,试样中存在记录的内容,或潜指纹遗留于如热敏纸之类的敏感的材质的情况下,可发生记录的字体洇或毁损证据物品本身的问题。
尤其,在科学搜查的微细证据中的潜指纹鉴定领域中,为了解决难题应满足以下内容:1)潜指纹显现剂维持良好的显现效率且无毒性;2)在多孔性材质的表面上,潜指纹的显现性应良好;3)需要遗留于人体皮肤的潜指纹的显现效率性大的制剂。并且,4)维持对长时间露出的潜指纹的显现性;5)对遗留于浸在水中的水中证据的潜指纹的显现性应良好;6)能够以注意血痕指纹的显现效率性的水平判读。并且,需要开发多种颜色的显现剂,以使未使用其他光源也可得到潜指纹的明确的图像,并根据潜指纹遗留的底色的色度适当地选择而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洛道;崔龙馥;全忠贤,未经成洛道;崔龙馥;全忠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18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调零测量装置
- 下一篇:平面磨床工作台的限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