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PU膜贴合用聚氨酯粘合剂树脂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1875.5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1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国;黄志红;李清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国邦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66;C08G18/42;C09J175/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游学明 |
地址: | 351117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pu 贴合 聚氨酯 粘合剂 树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PU膜贴合用聚氨酯粘合剂树脂,该树脂按重量份,包括多元醇混合物34‑36份:多元醇为AA/EG/BDO合成多元醇、AA/NPG合成多元醇、AA/BDO合成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多元醇分子量为1000‑3000;溶剂49‑51份:为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的混合物;扩链剂0.7‑1.3份:为乙二醇、乙醇胺、1,4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二异氰酸酯12‑14份: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甲醇0.04‑0.06份。该粘合剂树脂产品剥离强度>7kg/3cm软化点110度‑170度,产品可塑性好,可用于TPU膜和面层PU树脂间的热干贴粘合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产品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TPU膜贴合用聚氨酯粘合剂树脂。
背景技术
聚氨酯树脂(Polyurethane Resin)作为一种具有高强度、抗撕裂、耐磨等特性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医学等领域。用作滚筒、传送带、软管、汽车零件、鞋底、合成皮革、电线电缆和医用人工脏器等;软质泡沫体用于车辆、居室、服装的衬垫,硬质泡沫体用作隔热、吸音、包装、绝缘以及低发泡合成木材,涂料用于高级车辆、家具、木和金属防护,水池水坝和建筑防渗漏材料,以及织物涂层等。胶粘剂对金属、玻璃、陶瓷、皮革、纤维等都有良好的粘着力。此外聚氨酯还可制成乳液、磁性材料等。
聚氨酯树脂主链含—NHCOO—重复结构单元的一类聚合物。英文缩写PU。由异氰酸酯(单体)与羟基化合物聚合而成。由于含强极性的氨基甲酸酯基,不溶于非极性基团,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韧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粘合性。
常用的单体如甲苯二异氰酸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等。多元醇分3类:简单多元醇(乙二醇、丙三醇等);含末端羟基的聚酯低聚物,用来制备聚酯型聚氨酯;含末端羟基的聚醚低聚物,用来制备聚醚型聚氨酯。聚合方法随材料性质而不同。合成弹性体时先制备低分子量二元醇,再与过量芳族异氰酸酯反应,生成异氰酸酯为端基的预聚物,再同丁二醇扩链,得到热塑弹性体;若用芳族二胺扩链并进一步交联,得到浇铸型弹性体。预聚物用肼或二元胺扩链,得到弹性纤维;异氰酸酯过量较多的预聚体与催化剂、发泡剂混合,可直接得到硬质泡沫塑料。如将单体、聚醚、水、催化剂等混合,一步反应即可得到软质泡沫塑料。单体与多元醇在溶液中反应,可得到涂料;胶粘剂则以多异氰酸酯单体和低分子量聚酯或聚醚在使用时混合并进行反应。
普通的PU粘合胶在贴合TPU薄膜和PU面料时,因热塑性较差,需要半干贴才能贴的牢,半干贴的缺点为其中还含有一定的溶剂,因TPU膜的不透气性,使得这部分溶剂无法挥发出来。这就使的得到的产品容易卷边,有气泡,产品易出现次品,并且贴合的成品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热干贴于TPU膜用的聚氨酯粘合剂树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TPU膜贴合用聚氨酯粘合剂树脂,该粘合剂树脂产品剥离强度>9kg/3cm、软化点120度-150度,产品可塑性好,其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方组合,按重量份,包括
多元醇混合物34-36份:多元醇为AA/EG/BDO合成多元醇、AA/NPG合成多元醇、AA/BDO合成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每种合成多元醇分子量为1000-3000;
溶剂49-51份:为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的混合物,混合比例任意;
扩链剂0.7-1.3份:为乙二醇、乙醇胺、1,4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二异氰酸酯12-14份: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甲醇0.04-0.06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国邦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国邦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18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