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柱非螺纹连接硬包锂电池免连接片快速连接储能电池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3065.3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9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朱连峻;高虎;刘明义;徐越;亓海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贾玉健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接线端子 极柱 弹性簧片 连接片 存储子单元 非螺纹连接 储能电池 快速连接 箱体框架 电池 立体式布局 电池储能 顶部设置 快速插拔 螺纹连接 箱体底座 串并联 弹性力 接线排 池子 锂电 焊接 施加 制作 保证 | ||
一种极柱非螺纹连接硬包锂电池免连接片快速连接储能电池箱,包括箱体框架和安装于箱体框架中的包含硬包锂电池的若干存储子单元,每个存储子单元中,在箱体底座上安装弹性簧片,硬包锂电池的顶部设置嵌装有接线端子的接线排,接线端子与硬包锂电池的极柱一一对应,弹性簧片作用于硬包锂电池的底部向其施加弹力,从而使得极柱与接线端子紧密接触,本发明采用分布立体式布局,借助弹性簧片的弹性力始终保证电池极柱与对应接线端子的紧密接触,免去了螺纹连接以及连接片焊接的麻烦,只需连接各个接线端子可以实现电池之间的串并联,每个锂电池子单元都独立可快速插拔更换,并且根据需要可将电池储能箱制作成两厢或者多厢形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极柱非螺纹连接硬包锂电池免连接片快速连接储能电池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与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量的需求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传统电网面临着负荷快速增长、峰谷差日益扩大及远距离输电成本增大等挑战;同时,因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日益加剧,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这些间歇性、波动性的可再生能源的接入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电网可靠性,当大电网发生故障时,往往需要将这些可再生能源就地构成微电网或者始终不接入大电网而进行孤网 (孤岛)供电;因无大电网支撑且含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及动态非线性负荷,孤网运行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面临严峻考验。储能技术的应用为解决电网侧的削峰填谷、发电侧的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尤其是维持孤网稳定运行。
根据能量转换形式不同,储能技术可分为:机械储能如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电磁储能如超导磁储能和超级电容器储能;电化学储能如各类蓄电池储能和液流电池储能等。其中抽水蓄能和压缩空气储能受地域限制影响很大;飞轮储能、超导磁储能和超级电容器储能的持续时间较短,最长储能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电化学储能技术具有能量密度大,持续时间长,且不受地域限制,效率相对高等优点,是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大规模电力储能技术。
电池由于容量的限制,需要用多个电池单元串并联后得到所需要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在单体电池之间的连接中,接触电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接触电阻越大,电池组在工作时消耗的热功率就越大,而接触电阻的大小与接触压力成反比。目前硬包锂离子电池之间的连接结构多是采用螺栓紧固连接或用连接片激光焊接。采用螺栓紧固连接在电池受到震动时容易松动,造成连接处接触内阻增大、充放电过程中连接处发热、电池性能恶化甚至连接失效等问题;采用连接片激光焊接时,由于两个电极端子采用异种金属,连接片与异种金属的激光焊接效果很差,连接处易氧化,激光焊接还存在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多层极板焊接时焊接不牢等现象。此外,这两种连接方式拆装维护极其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柱非螺纹连接硬包锂电池免连接片快速连接储能电池箱,将大的电能存储系统进行分解,利用化学电池作为存储子单元,采用分布立体式布局,借助弹性簧片的弹性力始终保证电池极柱与对应接线端子的紧密接触,免去了螺纹连接以及连接片焊接的麻烦,只需连接各个接线端子可以实现电池之间的串并联。此外,每个锂电池子单元都独立可快速插拔更换,并且根据需要可将电池储能箱制作成两厢或者多厢形式。从而解决了极柱硬包锂电池在储能设备中的扩容问题,具有安装维护简单,使用灵活,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极柱非螺纹连接硬包锂电池免连接片快速连接储能电池箱,包括箱体框架8和安装于箱体框架8中的包含硬包锂电池3的若干存储子单元,所述每个存储子单元中,在箱体底座1上安装弹性簧片2,硬包锂电池3的顶部设置嵌装有接线端子7的接线排5,接线端子7与硬包锂电池3的极柱9 一一对应,弹性簧片2作用于硬包锂电池3的底部向其施加弹力,从而使得极柱9与接线端子7紧密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30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芳纶聚合体涂覆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二次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