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颗粒梯度增强Cu热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13461.6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8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舒世立;佟存柱;吴昊;汪丽杰;田思聪;王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C22C32/00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南小平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颗粒 梯度 增强 cu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陶瓷颗粒梯度增强Cu热沉,其特征在于,由两层或三层不同陶瓷含量的功能层组成,每层功能层由20–60vol.%的陶瓷颗粒和40–80vol.%的金属Cu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颗粒梯度增强Cu热沉,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颗粒为TiB2或者TiB2-TiC混合物,所述TiB2-TiC混合物为物质的量比为2:1的TiB2和TiC。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瓷颗粒梯度增强Cu热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2或3组40-80vol.%的Cu粉和20-60vol.%的用于制备陶瓷颗粒的反应物粉料分别加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后,分别加入模具中,压制成型,得到2或3个不同成分的压坯;
所述Cu粉的粒度小于等于50μm;
所述用于制备陶瓷颗粒的反应物粉料为Ti粉与B粉的混合物、或Ti粉与B4C粉的混合物;
所述Ti粉与B粉的混合物中Ti粉与B粉的摩尔比为1:2,所述Ti粉与B4C粉的混合物中Ti粉与B4C粉的摩尔比为3:1,所述Ti粉的粒度小于等于25μm,所述B粉和B4C粉的粒度均小于等于5μm;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2或3个不同成分的压坯叠放在烧结炉中的石墨模具中,对烧结炉抽真空后,充入1个以上大气压的惰性气体,将烧结炉加热到300℃保温25min以上;
步骤三、将烧结炉继续加热至800℃后,保温至压坯中的粉料发生反应;
步骤四、对反应后的压坯施加30MPa-80MPa的压力,保压10s以上,得到陶瓷颗粒梯度增强Cu热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Cu粉和用于制备陶瓷颗粒的反应物粉料的混合时间为6h以上,混料机的转速为10-60r/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Cu粉和用于制备陶瓷颗粒的反应物粉料的混合时间为6-8h。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保温时间为25-35min。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充入的惰性气体为1-1.5个大气压。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保温时间为5-10min。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压坯的温度通过钨铼热电偶监控。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保压时间10-2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34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钴硅的铜合金
- 下一篇:一种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