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V8型柴油机气门驱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14944.8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5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姜峰;张元新;潘美俊;张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L1/047 | 分类号: | F01L1/047;F01L1/18;F01M9/1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李志华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8 柴油机 气门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部件,尤其涉及一种V8型柴油机气门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V8柴油机,其气门的驱动采用双凸轮轴驱动方式,每根凸轮轴布置4个缸的进、出气凸轮(每相邻两凸轮轴轴颈之间布置一个气缸的进、出气凸轮),直接通过凸轮顶推气门推杆,控制气门的进气或排气;此种结构的驱动装置存在如下不足:
1.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拆卸和维修不便;
2.直接通过凸轮顶推气门推杆控制气门的进气或排气,充气效率不高,影响汽车经济性和动力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V8型柴油机气门驱动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V8型柴油机气门驱动装置,包括凸轮轴,所述凸轮轴为单凸轮轴,单凸轮轴上布置有8个气缸的进、排气凸轮,所述进、排气凸轮按柴油机的发火顺序设置不同的相位角度,每相邻两凸轮轴轴颈之间布置2个气缸的进、排气凸轮,即:
在第1凸轮轴轴颈与第2凸轮轴轴颈之间依次布置第8气缸排气凸轮、第8气缸进气凸轮、第1气缸进气凸轮和第1气缸排气凸轮;
在第2凸轮轴轴颈与第3凸轮轴轴颈之间依次布置第7气缸排气凸轮、第7气缸进气凸轮、第2气缸进气凸轮和第2气缸排气凸轮;
在第3凸轮轴轴颈与第4凸轮轴轴颈之间依次布置第6气缸排气凸轮、第6气缸进气凸轮、第3气缸进气凸轮和第3气缸排气凸轮;
在第4凸轮轴轴颈与尾端凸轮轴轴颈之间依次布置第5气缸排气凸轮、第5气缸进气凸轮、第4气缸进气凸轮和第4气缸排气凸轮;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摇臂随动机构,所述摇臂随动机构包括摆轴以及同轴安装的8组摆臂,每组摆臂包括左摆臂和右摆臂,左摆臂和右摆臂可单独绕摆轴转动互不干扰,每组摆臂之左摆臂和右摆臂在摆轴上的位置分别与凸轮轴上8个气缸的进、出气凸轮的布置位置相对应;
所述摆轴安装在凸轮轴的正上方,每组摆臂的左摆臂和右摆臂成“八”字形分别位于凸轮轴的左、右两边,左摆臂腰部与对应组的气缸的进气气门推杆接触,右摆臂腰部与对应组的气缸的排气气门推杆接触,左、右摆臂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与凸轮轴上对应的凸轮接触的滚轮,当凸轮轴对应的凸轮将左摆臂下端的滚轮向左顶开时,左摆臂推动对应组的气缸的进气气门推杆从而将对应的气缸的气门打开,当凸轮轴对应的凸轮将右摆臂下端的滚轮向右顶开时,右摆臂推动对应组的气缸的排气气门推杆,从而将对应的气缸的排气气门打开。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左摆臂和右摆臂中设有从轴套到滚轮的润滑油通道。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之一种V8型柴油机气门驱动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之一种V8型柴油机气门驱动装置采用中央布置单凸轮轴驱动V型两边进气门和排气门,将凸轮布置在滚轮下方,而且摇臂随动机构的摆轴与凸轮轴同一垂线,可缩减曲轴到凸轮轴的距离,使传动结构更加简单;
2.本发明之一种V8型柴油机气门驱动装置之摇臂随动机构采用双杠杆原理,使单凸轮轴同时驱动V型两边进排气门,使动力更加有效的利用,有利于提高柴油机经济性能;
3.本发明之一种V8型柴油机气门驱动装置采用滚轮结构,把凸轮轴和摇臂随动机构有效联接,既可大大减少气门传动结构部件,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传递过程中的摩擦,有利于提高驱动气门的效率和气门充气效率;
4.本发明之一种V8型柴油机气门驱动装置应用范围广泛,不单单局限在V8柴油机,可根据气缸数量设置不同的凸轮轴和对应的摇臂随动机构,应用于在V12,V16等柴油机系列。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之一种V8型柴油机气门驱动装置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之一种V8型柴油机气门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之摇臂随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之单凸轮轴(凸轮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之左视图;
图5为现有V8型柴油机气门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左凸轮轴(凸轮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右凸轮轴(凸轮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中:
A―左凸轮轴,B―右凸轮轴,C―单凸轮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49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分离油气分离装置
- 下一篇:具有感光变色效果的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