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设备以及具备该设备的混合动力工程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5617.4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5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中住晃;上村佑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钢建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2F9/00 | 分类号: | E02F9/00;E02F9/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崔幼平;李婷 |
地址: | 日本广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设备 以及 具备 设备 动力 工程机械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设备和混合动力工程机械。混合动力设备包括:壳体,在俯视时呈多边形;管道连接口,设置于壳体,与用于冷却或预热的液体管道连接;以及连接端子,设置于壳体,与用于收发发电力或控制信号的电线连接,其中,管道连接口及连接端子设置在壳体的在俯视时构成多边形的边的、互相朝着不同方向的面上。由此,即使在该混合动力设备与液体管道间的连接部分或其附近发生液体泄漏,也能避免泄漏的液体直接流到电线或端子上,能够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设备以及包括该混合动力设备的混合动力工程机械,该混合动力设备具有经过改良的液体管道及电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以混合动力挖掘机为例来说明背景技术。
如图5所示,混合动力挖掘机包括:履带式的下部行走体1;搭载在下部行走体1上且能够绕垂直于地面的轴旋转的上部回转体2、作为基体设在上部回转体2上的上框架3、以及搭载在上框架3上的驾驶室4等各种设备。另外,在上框架3的前部安装有作业附属装置A,该作业附属装置A包括动臂5、斗杆6、以及铲斗7。
在本说明书中,按照将驾驶室4的位置设定为左侧前部时来定义“前后”、“左右”方向。
如图6所示,上框架3包括中央部C和侧平台D1、D2,中央部C包括兼作加固部件和附属装置安装部件的左右一对纵板8、8,侧平台D1、D2设在中央部C的左右两侧。在中央部C的后部设置了作为动力源的发动机9。
另外,混合动力挖掘机还包括例如设于发动机9右侧的发电电动机10及液压泵11。作为混合动力设备的发电电动机10作为发电机及电动机来工作,与液压泵11左右并排地配置
在发动机9的左侧,除了发动机冷却用的散热器12及冷却风扇13外,还设有混合动力设备冷却用的冷却器14及冷却泵15。
另一方面,在右侧平台D2的前部设有:对发电电动机10的动作加以控制的控制单元(变换器)16、以及未图示的作为混合电源的蓄电装置。控制单元16和蓄电装置以例如控制单元16在上、蓄电装置在下的方式配置成上下层叠的状态。在右侧平台D2上,在控制单元16及蓄电装置的后方设置箱体(例如燃料箱)17。
然而,有时也会将蓄电装置配置在与控制单元16分开的位置上。另外,有时也会设置工作油箱来替代燃料箱17,或是将两个箱体前后或左右并排设置。
另外,在中央部C的大致中央部,设有作为旋转驱动源的回转电动机18。
以下,有时会将发电电动机10、控制单元16、蓄电装置、以及回转电动机18分别称为混合动力设备。
在这样的混合动力挖掘机中,混合动力设备(发电电动机10、控制单元16、以及蓄电装置)彼此间通过收发电力用的动力电缆和收发控制信号的信号电缆等电线来进行连接(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2-184586)。
另外,这些混合动力设备需要冷却或预热,因此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2-154092所述,混合动力设备(发电电动机10、控制单元16、以及蓄电装置)彼此间、以及混合动力设备与冷却器14及冷却泵15之间通过液体管道(以下,包括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内,是对使用以水为冷却/预热用介质的水管的情况加以说明)来连接。
在像这样的混合动力挖掘机中,在水管和电线混杂的状态下在上框架3上配置该水管及电线,连接有水管和电线的混合动力设备有可能发生以下问题。
例如,控制单元16具有俯视呈四边形的壳体和设在该壳体侧面的管道连接口及连接端子,设想用管道连接口连接水管,用连接端子连接电线(动力电缆及信号电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管道和电线的连接部分在壳体的同一个面上相接近,一旦在管道连接部分或其附近发生因连接不良或管道裂缝、破裂等导致的漏水,泄漏的水就可能直接流到电线或连接端子上。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钢建机株式会社,未经神钢建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56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