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压控胀熔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5998.6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5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丹纺纺织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压控胀熔纺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丝机械设备领域,特别地,是一种磁压式控制熔丝胀大的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纤维的主要成形方法之一,简称熔纺。合成纤维主要品种涤纶、锦纶、丙纶等都采用熔纺生产。熔纺的主要特点是卷绕速度高、不需要溶剂和沉淀剂,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熔点低于分解温度、可熔融形成热稳定熔体的成纤聚合物,都可采用这一方法成形。熔体通过喷丝板上的小孔形成熔体细流,由于熔体的流变性,使熔体挤出后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与微孔的形状产生差异,即挤出胀大现象,挤出胀大是挤出成型中常见的现象,使挤出制品的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对纺丝的质量和产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像,不同的聚合物孔口膨胀程度不同。聚酯、聚酰胺熔体在正常纺丝条件下,孔口胀大比在1.5以下。因此对挤出产品的精确控制,就决定纺丝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压控胀熔纺装置,该磁压控胀熔纺装置能防止挤出的纺丝发生孔口胀大现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磁压控胀熔纺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根部连接熔体挤出装置,所述管体的头部构成喷出熔体的喷丝口,所述管体的根部内侧设置有一圈导电圈,所述导电圈连接一静电发生器的一极,所述管体的壁面上设置有沿管体轴线对称设置的第一磁片和第二磁片,所述第一磁片以螺旋状沿管体分布形成第一磁片阵列,所述第二磁片以螺旋状沿管体分布形成第二磁片阵列,所述对称设置的第一磁片和第二磁片相对的极性相反在所述管体内部形成磁场,每对对称设置第一磁片和第二磁片之间的管体内壁上都设置有对应通风凹陷,所述通风凹陷位于所述对称设置第一磁片和第二磁片的中间。
作为优选,相邻的通风凹陷相互连通形成通风道,并连接通风管道。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磁片和第二磁片为与所述管体壁面配合的弧片。
作为优选,相邻设置的弧片因螺旋状分布而偏转的长度不超过弧片长度的三分之一。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熔体高速挤出所述管体,熔体外侧经过所述导电圈而存在静电,带静电的熔体经过第一磁片和第二磁片形成的磁场和对应的通风凹陷,熔体经过通风凹陷时,因熔体带电子而受到来自磁场的洛伦茨力,洛伦茨力使熔体不溢出通风凹陷而凝固,因此每经过一个通风凹陷,熔体就凝固一个长度,直至凝固整个周长形成纺丝,直至喷出所述管体。纺丝已形成,不再发生孔口胀大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磁压控胀熔纺装置管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磁压控胀熔纺装置管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磁压控胀熔纺装置的含电子的熔体受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该磁压控胀熔纺装置包括管体100,所述管体100根部连接熔体挤出装置,所述管体100的头部构成喷出熔体10的喷丝口110,所述管体100的根部内侧设置有一圈导电圈300,所述导电圈300连接一静电发生器的一极,所述管体100的壁面上设置有沿管体轴线对称设置的第一磁片210和第二磁片220,所述第一磁片210以螺旋状沿管体100分布形成第一磁片阵列,所述第二磁片220以螺旋状沿管体100分布形成第二磁片阵列,所述对称设置的第一磁片210和第二磁片220相对的极性相反在所述管体100内部形成磁场,每对对称设置第一磁片210和第二磁片220之间的管体100内壁上都设置有对应通风凹陷230,所述通风凹陷230位于所述对称设置第一磁片210和第二磁片220的中间,即所述通风凹陷230的指向垂直于第一磁片210和第二磁片220的连线(磁场)。
所述通风凹陷230用于凝固经过的熔体10。
上述的磁压控胀熔纺装置,相邻的通风凹陷230相互连通形成通风道,并连接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可采用传统的橡胶管配合鼓风冷却设备。
上述的磁压控胀熔纺装置,所述第一磁片210和第二磁片220为与所述管体100壁面配合的弧片。
上述的磁压控胀熔纺装置,相邻设置的弧片因螺旋状分布而偏转的长度不超过弧片长度的三分之一,弧片较小的偏转可以减小对应的通风凹陷230相应的偏转,使相邻通风凹陷230更容易连通。
上述的磁压控胀熔纺装置的运行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丹纺纺织研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丹纺纺织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59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雪尼尔纱的纺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桑皮脱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