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给水控水一体化圆盘造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6674.4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9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夏振尧;薛海龙;许文年;刘大翔;张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夏振尧;许文年 |
主分类号: | B01J2/14 | 分类号: | B01J2/1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给水 一体化 圆盘 造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制作设备,尤其是一种给水控水一体化圆盘造粒机。
背景技术
造粒是肥料生产的关键,圆盘造粒机具有造粒均匀、成粒率高、运转平稳、可操作性大、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现有的圆盘造粒机通常由造粒圆盘和电动机组成,只具有造粒功能,采用现有的圆盘造粒机生产有机肥、生物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的时候,肥料的造粒过程和喷水过程无法一体化,很容易造成在造粒过程中部分颗粒潮湿,部分颗粒干燥的问题,同时还会造成粉尘,影响和污染生产环境,若在造粒机外安装通风除尘装置,由于各种原料的比重不同,比重较轻的物料在通风口排出的数量大,比重较重的物料在通风口排出的数量小,若按正常配比造粒,可能因某种原料损失偏大而影响产品的内在质量,给计算配方和组织生产带来困难,并且粉尘排到大气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给水控水一体化圆盘造粒机,可以解决肥料的造粒过程和喷水过程无法一体化的问题,实现造粒过程和给水喷水过程一体化,防尘以及减少原料损耗,有效保护了环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给水控水一体化圆盘造粒机,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造粒圆筒,
支撑架上安装有与造粒圆筒相配合的雾化水供给装置;
雾化水供给装置中,抽水泵、涡轮式加压装置、压力调控装置与高压雾化喷头之间通过输水管道连通,高压雾化喷头位于造粒圆筒上部并与造粒圆筒相配合;
涡轮式加压装置中,外壳体内设置有内筒体,内筒体一侧上部与进水管连通,内筒体另一侧底部与出水管连通,电动机安装于内筒体下方,电动机的转动轴与涡轮转动轴连接,涡轮转动轴上由下至上设置有第一涡轮、第一旋转涡轮、第二涡轮和第二旋转涡轮;
其中,第一涡轮和第二涡轮与涡轮转动轴固定连接,第一旋转涡轮和第二旋转涡轮通过旋转套轴套在涡轮转动轴外并未与涡轮转动轴连接;
第一升降隔板装置套接于第一涡轮和第一旋转涡轮之间的第一涡轮转动轴段上并与第一涡轮转动轴段滑动连接,第一升降隔板装置上设置有与第一旋转涡轮上的内侧凹齿轮相配合的凸齿轮;
第二升降隔板装置套接于第二涡轮和第二旋转涡轮之间的第二涡轮转动轴段上并与第二涡轮转动轴段滑动连接,第二升降隔板装置上设置有与第二旋转涡轮上的内侧凹齿轮相配合的凸齿轮。
第一升降隔板装置和第二升降隔板装置中,隔板固定设置于空心连接杆上,空心连接杆由位于隔板上部的带凸齿轮的上空心连接杆和位于隔板下部的下空心连接杆组成。
第一涡轮转动轴段和第二涡轮转动轴段为下部细上部粗的结构,上部粗的外径与上空心连接杆的内径相同。
第一涡轮和第二涡轮的轮盘上均布有多个内凹轮翼。
第一旋转涡轮和第二旋转涡轮的轮盘上均布有多个内凹轮翼,轮盘内部的安装孔上设置有多个内侧凹齿轮。
压力调控装置上设置有压力表。
雾化水供给装置与支撑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给水控水一体化圆盘造粒机,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抽水泵将水抽入涡轮式加压装置中,通过不同时启动的双排涡轮转动形成形成高水压,再通过压力调控装置调节水压以适宜压力通过高压雾化喷头,形成高压水雾,喷射到造粒圆筒内的物料上部,可以解决肥料的造粒过程和喷水过程无法一体化的问题,实现造粒过程和给水喷水过程一体化,防尘以及减少原料损耗,有效保护了环境;还能根据物料的多少,通过调节压力调控装置控制加水量,最终保障造粒圆筒将物料制造成合适的肥料颗粒。
2、涡轮式加压装置中,通过第一涡轮和第二涡轮直接与涡轮转动轴固定连接,而第一旋转涡轮和第二旋转涡轮则通过第一升降隔板装置和第二升降隔板装置浮起后再与涡轮转动轴固定连接的方式,形成不同时运行的双组涡轮组,形成高水压,结构新颖,确保了水压的稳定性,不仅能够提供较大的水压,在加大水压的同时降低电动机的运转负荷;进水管在高处,出水管在低处的设计确保了使得泵水更加的快捷和容易。
3、四个涡轮轮翼的设计采用了前倾离心式涡轮的设计思路,叶片多,水量大,形成水压高,转速要求慢,电机负荷较小,噪音低;内凹的设计保证了每一个叶片的最大吃水能力,更快更有效地保证压力的最大输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涡轮式加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涡轮式加压装置中涡轮转动轴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夏振尧;许文年,未经三峡大学;夏振尧;许文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66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流流化床制粒包衣装置
- 下一篇:带运输底架的沥青双层搅拌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