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菱鲆耐低盐饲料以及利用该饲料进行大菱鲆驯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16728.7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0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韩雨哲;姜志强;王莉苹;陈飞;司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1/175 | 分类号: | A23K1/175;A23K1/18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田和穗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菱鲆 低盐 饲料 以及 利用 进行 驯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具体地说是一种大菱鲆的耐低盐饲料,同时还涉及到利用该种饲料进行大菱鲆驯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海水资源有限,海水养殖产业对水资源的利用已接近饱和。充分利用内陆深井水、半咸水和淡水资源,将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引入内陆养殖是解决海水养殖水资源困境的途径之一。大菱鲆是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同时也是一种广盐性鱼类,具有引入内陆养殖的潜力。然而,养殖水体盐度过低也会影响大菱鲆的生理状态,已有研究报道,盐度低于6时,大菱鲆代谢紊乱无法正常摄食生长。在20℃的条件下,其盐度耐受的低限是5,养殖水环境的盐度如果低于5则大菱鲆将会出现死亡。因此如果能够研究一种可提高大菱鲆对盐度耐受性的方法,就可以拓宽其养殖区域,增加经济效益。目前,尚无大菱鲆耐低盐强化添加剂的报道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大菱鲆的耐低盐饲料,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饲料对大菱鲆进行驯化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大菱鲆耐低盐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饲料中含有2-5%质量分数的海盐。
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耐低盐饲料进行大菱鲆驯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大菱鲆在盐度为32的海水中自然养殖,每隔48h将海水由当前盐度降低至下一盐度梯度值,所述的盐度梯度值为24、16、12、8、7、6、5、4、3,当盐度值达到3时,继续饲养一周,驯化完成,在驯化过程中2次/天投喂耐低盐饲料,投饵时间分别是8点30分和16点30分,表观饱食。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采用本发明所公开的耐低盐饲料和方法对大菱鲆进行驯化饲养,能够显著提高大菱鲆在低盐环境下的成活率,同时制备和获得这种饲料不需要太多的成本。这是一种高效、环保、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大菱鲆耐低盐饲料,而经过驯化后的大菱鲆,其盐度耐受极限可降低1-2个盐度单位,在低盐环境下成活率提高30%,从而让大菱鲆在低盐环境下大规模人工饲养成为可能,极大地拓展了大菱鲆的养殖范围,可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大菱鲆耐低盐饲料,其中含有2-5%质量分数的海盐。海盐(即粗盐)为未经精细提纯的自然海盐,富含钠、钾、钙、镁、锌、铁等矿物元素,能够补充因环境盐度降低而引起的渗透压不平衡以及矿物元素不足,从而达到提高大菱鲆低盐环境耐受的能力。
一种利用如上所述耐低盐饲料进行大菱鲆驯化的方法:将大菱鲆在自然海水中进行养殖,自然海水的平均盐度约为32,然后每隔48h将养殖海水由当前盐度降低至下一盐度梯度值,这里的盐度梯度值为24、16、12、8、7、6、5、4、3,当盐度值达到3时,继续饲养一周,驯化完成,在驯化过程中2次/天投喂耐低盐饲料,投饵时间分别是8点30分和16点30分,表观饱食。
具体实施例
以鱼粉、豆粕、小麦粉为主要蛋白源,鱼油、豆油、大豆卵磷脂为主要脂肪源,添加维生素与矿物质原料,配置粗蛋白不低于45%,粗脂肪不低于12%的基础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的海盐、5%的海盐以及不添加海盐,形成两种添加组和一个对照组。
养殖品种:初始体重为36.4±1.3 g的大菱鲆幼鱼72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水槽,每个水槽(蓝色聚乙烯水槽,容积200升)饲养大菱鲆幼鱼8尾,试验各组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饲养条件、环境因素等基本相同并符合大菱鲆幼鱼养殖环境要求。
饲养管理:驯化(梯度降盐驯化):采用砂滤海水与曝气自来水按一定比例配置不同盐度的低盐海水,饲养大菱鲆。初始盐度为自然海水盐度32,开始饲喂本发明所述的耐低盐饲料后,按比例降低养殖海水盐度。每48h降一次盐度,前期降盐幅度较大,而后期则每48h降低1度(盐度梯度值为24、16、12、8、7、6、5、4、3);例如开始养殖后48h,将盐度由32降低至24,在经过48小时后,将盐度由24降至16,以此类推,直至盐度降至3,在驯化养殖过程中持续投喂本中耐低盐饲料,每天两次投饵,投饵时间分别为8点30分和16点30分,观察饱食;各组均无死亡(除梯度降盐外,其它均为正常日常管理);并在盐度降至3后,保持当前环境和养殖方法继续饲养1周,统计死亡率及生长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67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刺猬专用配方饲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液-固两步发酵法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