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泥土搅拌桩打桩机的驱动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6909.X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4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兆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兆弟 |
主分类号: | E02D5/46 | 分类号: | E02D5/46;E21B4/1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 搅拌 打桩机 驱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泥土搅拌桩打桩机的驱动箱结构。
背景技术
水泥土搅拌桩是用于加固饱和软黏土低地基的一种方法,它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常见的水泥土搅拌桩的打桩机多为两轴搅拌桩,即由二个等直径的圆柱体交接而成,对于二轴水泥土搅拌桩机,为了提高止水效果,需要在基坑外围施工两排水泥土搅拌桩,在打完第一排桩之后,需要移动桩机,再在第二排桩的位置进行施工第二排水泥土搅拌桩,这就使得施工速度慢,耗时长,且两排桩之间存在搭接冷缝,钻杆下钻与提升次数多;除此之外,现有的水泥土搅拌桩机驱动箱体还存在着:单个驱动箱体只能安装一个钻杆,施工成本高,且钻杆稳定性较差。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轴水泥土搅拌桩机[申请号:201320482110.7],动力箱连接n根钻杆,2≤n≤5或n≥7;能一次施工n根水泥土搅拌桩,相比传统的搅拌桩机,钻杆数量多,每根钻杆上带有更多的刀片或叶片,钻杆可直接喷浆。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水泥土搅拌桩机单个驱动箱只能安装单个钻杆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搅拌不够均匀,水泥土搅拌桩抗拔能力差,稳定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单个驱动箱能同时安装多根钻杆的水泥土搅拌桩打桩机的驱动箱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水泥土搅拌桩打桩机的驱动箱结构,包括具有内腔的驱动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箱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沿竖直方向贯穿驱动箱体的主钻杆孔,所述的主钻杆孔周向外侧设有至少两个沿竖直方向贯穿驱动箱体的副钻杆孔以及至少一个驱动轴孔,所述的副钻杆孔以主钻杆孔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分布设置,所述的主钻杆孔的中心与任意两个与主钻杆孔的中心不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副钻杆孔的中心依次相连形成三角形结构。显然,这里的主钻杆孔内穿设有能周向转动的主钻杆,副钻杆孔内穿设有能周向转动的副钻杆,这样使得本驱动箱体能安装多根钻杆,且主钻杆与副钻杆采用这种分布结构,增大了施工后的水泥土搅拌桩横截面的周长,提高了水泥土搅拌桩的抗拔能力。
在上述的水泥土搅拌桩打桩机的驱动箱结构中,所述的副钻杆孔包括若干设置在主钻杆孔周向外侧的第一副钻杆孔与第二副钻杆孔,所述的第一副钻杆孔与第二副钻杆孔周向一一交错设置且所述的第一副钻杆孔与第二副钻杆孔均以主钻杆孔为中心周向分布且形成直径不同的环形结构。
在上述的水泥土搅拌桩打桩机的驱动箱结构中,所述的第一副钻杆孔的数量与第二副钻杆孔的数量相等且均周向均匀分布设置。即在中部设置一个主钻杆孔,第一副钻杆孔与第二副钻杆孔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分别周向分布形成直径不同的环形,采用这种结构使得钻杆施工时单次能钻出近似正方形的钻孔,无需再移动桩机再进行重复钻孔,节约了成本。
在上述的水泥土搅拌桩打桩机的驱动箱结构中,所述的主钻杆孔、第一副钻杆孔与第二副钻杆孔呈矩形阵列分布设置。
在上述的水泥土搅拌桩打桩机的驱动箱结构中,所述的驱动箱体上还设有若干竖直方向贯穿整个驱动箱体且与第二副钻杆孔一一对应的传动杆孔,所述的传动杆孔均位于主钻杆孔与第二副钻杆孔的之间。显然,这里的传动杆孔内设有与第二副钻杆传动相连的传动杆。
在上述的水泥土搅拌桩打桩机的驱动箱结构中,所述的第一副钻杆孔与传动杆孔均以主钻杆孔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分布设置。
在上述的水泥土搅拌桩打桩机的驱动箱结构中,所述的主钻杆孔、第二副钻杆孔与传动杆孔均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上述的水泥土搅拌桩打桩机的驱动箱结构中,驱动轴孔内穿设有驱动器输出轴,且所述的驱动器输出轴上设有驱动齿轮,主钻杆孔内穿设有主钻杆且所述的主钻杆上设有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双联齿轮,所述的第一副钻杆孔与第二副钻杆孔内均穿设有副钻杆,所述的第一副钻杆孔内侧设有与副钻杆相连且与双联齿轮相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的传动杆孔内穿设有传动杆,在传动杆上设有与双联齿轮相啮合的过桥齿轮,且所述的过桥齿轮与设置在第二副钻杆孔内侧且与副钻杆相连的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即驱动齿轮带动双联齿轮转动实现主钻杆的转动,由于双联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这样使得部分副钻杆可以随着双联齿轮一起反向转动,剩余副钻杆在第二传动齿轮与过桥齿轮作用下相对于主钻杆正向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兆弟,未经周兆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69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