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发酵果类诱杀剂的果蝇捕捉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17398.3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7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向阳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20;A01N63/04;A01P19/00;A01P7/04;A01N53/00;A01N49/0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汤荷芬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发酵 诱杀 果蝇 捕捉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害虫防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发酵果类诱杀剂的果蝇捕捉容器。
背景技术
果蝇是一类腐生性害虫,在自然条件下多取食腐败的食物如腐烂的瓜果、蔬菜等,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的调查与发展,果蝇在生产上的为害也越来越重,之前果农会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但是大量喷洒农药会严重污染果实,影响到人体健康,因此,采用无公害的防治技术就成为控制果蝇在果园为害的关键措施。关于果蝇的诱捕装置,目前田间多用水盆或者塑料瓶等作诱捕器。这些装置虽有取材简便的特点,但防雨水效果差,引诱剂浪费程度高等缺点。因此,为了克服这些缺点,近年来有不少果蝇诱杀装置的发明,如公开号CN203538175U(2014-04-16)公开的果蝇诱捕器,公开号CN2847857(2006-12-20)公开的果蝇诱捕器,均有引诱果蝇进入但都未有防治果蝇逃脱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有发酵果类诱杀剂的果蝇捕捉容器,将很好的对果蝇进行应有并捕捉,防治果蝇的逃脱,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发酵果类诱杀剂的果蝇捕捉容器它包括第一瓶身、设于第一瓶身上的瓶盖及设置于第一瓶身下方的第二瓶身;所述第一瓶身包括第一瓶底、设于第一瓶底上的第一瓶身本体及设于第一瓶身本体上的用于塑造第一瓶身本体形态的塑造部;所述第一瓶底上方设有用于盛放果蝇诱杀剂的底盘,所述瓶盖包括盖体及设于盖体上用于连接待挂物的连接结构;所述第二瓶身包括第二瓶底、设于第二瓶底上的第二瓶身本体、设置于第二瓶身本体上方的第一固定结构及设置于第二瓶身本体内部,第二瓶底上方的防逃脱结构,所述第二瓶底上设有用于果蝇进出的通道口;
所述发酵果类的果蝇诱杀剂包括以下各组分及含量:
水果 10-50重量份
酵母 1-10重量份
食醋 1-7重量份
甜味剂 2-6重量份
杀虫剂 1-3重量份
水 5-15重量份;
其中所述水果包括以下种类,每种水果包括新鲜的和开始腐败的并按照质量比3/1混合而成,所述水果包括以下种类及含量:
葡萄 3-18重量份
苹果 0-12重量份
香蕉 0-12重量份
杨梅 5-22重量份
梨 0-5重量份
桃 0-5重量份。
这种带有发酵果类诱杀剂的果蝇捕捉容器只有三部分,组合简单便捷,第一瓶身与第二瓶身和瓶盖有部分重叠,极大限度的减少的利用的空间,而且不影响使用效果,将通道口设于第二瓶底上,避免了雨水进入瓶身的问题,在第二瓶身本体内设置防逃脱结构,同样减少了利用的空间,并不影响使用效果,且有效的防止了果蝇进入瓶身后又逃脱的现象。本发明是通过观察及实验,发现果蝇成虫对各类水果嗜好强弱的顺序依次是杨梅,葡萄,苹果,香蕉,桃,梨;果蝇幼虫对杨梅,葡萄,香蕉的喜好大于桃,梨和苹果,针对这个特性,本发明利用果蝇对水果的喜好制作引诱果蝇的诱杀剂,此诱杀剂天然,不影响水果本身带有的香味,引诱果蝇吸食并连同诱杀剂一同吸食,从而在果蝇不知道的情况下自然的进行诱杀。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瓶身本体为一张孔径小于1mm的过滤膜,过滤膜具有气孔,可以很好地将引诱剂的味道挥发出瓶身,但是孔径的限制使得果蝇即便冲破防逃脱结构到达第一瓶身本体也会因为果蝇体积大于过滤膜的孔径而吸食不到诱杀剂。
作为优选,所述塑造部为塑料材质,外周设有与所述盖体连接的第一螺纹和与所述第二瓶身连接的第二螺纹,塑料材质可以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制造简单,形状容易获得,塑造部的主要作用是塑造过滤膜的形状并对瓶盖及第二瓶身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底盘与第一瓶底为连成一体的且不可分割的结构,这样有利于稳定底盘,使得底盘内的诱杀液不易溢出,最大限度的保证诱杀剂的药效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向阳,未经刘向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73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苯磺隆可溶性水份散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输送链耙式蛤仔采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