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具有两前轮车辆的转向拉杆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7525.X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7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丁信志;李炎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5/08 | 分类号: | B62K5/08;B62K5/1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李隆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具有 前轮 车辆 转向 拉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用于具有两前轮车辆的转向拉杆,尤指一种可提升转向拉杆于组装工程的便利性的用于具有两前轮车辆的转向拉杆。
背景技术
具有两前轮的车辆,其转向主要是仰赖于转向杆前方设一转向拉杆来达成两前轮的转向动作。
如图1所示,是中国台湾TW201420408A名称为“摩托车”的发明专利申请案。该专利申请案固然已提供了用于具有两前轮车辆的转向拉杆A的结构,然而该专利申请案的转向拉杆A是位于避震器B的前方及下横杆C的下方,因此该摩托车的前方必须预留足够的空间来配置该转向拉杆A、避震器B及下横杆C,进而造成了该摩托车前方的大型化;另该转向拉杆A具有三个组装点,因此会造成该转向拉杆A组装工程极度的不便利。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具有两前轮车辆的转向拉杆的结构,以避免该车辆的大型化,以及可令转向拉杆组装便利化,已为车辆业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具有两前轮车辆的转向拉杆,藉此可克服常用用于具有两前轮车辆的转向拉杆因组装点多而造成组装性不便利的缺陷。
本发明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具有两前轮车辆的转向拉杆,该车辆包括有枢接于车架单元的头管的上横杆部,枢接于该头管且位于该上横杆部下方的下横杆部,枢接 于该上横杆部两端的右侧杆部及左侧杆部,该下横杆部两端是枢接于该右侧杆部及该左侧杆部,一连结于该右侧杆部且具有右避震器的右支撑构件,一连结于该左侧杆部且具有左避震器的左支撑构件,一连结于穿设头管的转向杆下方的中央支撑构件,一转向拉杆是分别连结于该左、右支撑构件及该中央支撑构件,该转向拉杆包括枢接于右支撑构件及中央支撑构件的第一拉杆,枢接于左支撑构件及中央支撑构件的第二拉杆,该转向拉杆是位于左、右避震器的上方,位于下横杆部的前方。
本发明藉由上述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此该转向拉杆于组装时,该转向拉杆的第一拉杆及第二拉杆各自只有两个组装点,因此可提升该转向拉杆组装工程的便利性。
本发明藉由上述另一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该转向拉杆是设置于该右避震器及左避震器的上方,因此该右避震器及左避震器上方具有充裕的空间,进而可使该右避震器及左避震器的行程有效地增加,因此能提升该右避震器及左避震器的避震效果。
优选地,该第一、二拉杆与左、右支撑构件及中央支撑构件枢接用的连接件,是具有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的旋转轴件;旋转轴件上方具有一枢接部,于该枢接部的下方延设有插设部;该第一、二拉杆接藉由一枢轴件以车辆前后方向来枢设于该枢接部上,该旋转轴件的插设部是以车辆上下方向插设于该左、右支撑构件及中央支撑构件的连结部,该插设部并以螺帽来令旋转轴件定位于该连结部上。
优选地,由俯视看,该转向拉杆位于最大转向角度时,该转向拉杆会与该左避震器或右避震器部分重叠。
优选地,该上横杆部左右一对是以共同锁付的方式来枢接于该头管,并使左右一对的上横杆部形成沿车辆前后方向同轴地枢接于该头管上。
优选地,该下横杆部是以沿车辆前后方向同轴地枢接于该头管上。
优选地,该右侧杆部内穿设有一右侧轴杆,该右侧轴杆下端连结有一右支撑构件,该右支撑构件连结有一右连结板及右连结桥,该右连结板上设有右连结部,该右连结桥连结支撑着右避震器,该右避震 器下端支撑着右前轮;该左侧杆部内穿设有一左侧轴杆,该左侧轴杆下端连结有一左支撑构件,该左支撑构件连结有一左连结板及左连结桥,该左连结板上设有左连结部,该左连结桥连结支撑着左避震器,该左避震器下端支撑着左前轮。
优选地,该头管上方设有转向把手,该转向把手下端具有转向杆,该转向杆由该头管的上方穿入该头管内,且该转向杆的下端并穿出该头管的下端,该转向杆穿出该头管下端部分设置该中央支撑构件,该中央支撑构件连接有中央连结板,该中央连结板上设有第一中央连结部及第二中央连结部。
优选地,该上横杆部、下横杆部,以及右侧杆部、左侧杆部构成一转向框架机构,该转向框架机构是为略平行四边形框型架体;该上横杆部以该头管为摆动中心相对于该下横杆部、右侧杆部与左侧杆部做摆动,该下横杆部以该头管为摆动中心相对于该上横杆部、右侧杆部与左侧杆部做摆动,该右侧杆部与左侧杆部则相对于该上横杆部与下横杆部做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75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