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逆向转动煤流整形器及其整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8075.6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5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汪后港;陆超;张磊;曾彬;秦岭;李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G47/00 | 分类号: | B65G4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向 转动 整形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逆向转动煤流整形器及其整形方法,用于对进入破碎机前和缩分机前的煤炭进行煤流整形,特别适用于煤炭量大、煤炭粒度大,粒度分布不均匀的煤流整形。
背景技术
煤炭机械化采样设备在电力行业已经普遍使用,采样器一次采样量往往较大,初级子样通过落煤管瞬间掉入一级给料皮带,在一级给料皮带上呈堆状。煤炭进入破碎机时的煤流极不均匀,导致破碎机占煤、堵塞,破碎机负荷不均匀,破碎机锤头磨损较快,缩短了破碎机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破碎机清理维护的次数,降低了采样设备的工作效率。煤流无有效整形也导致煤流通过缩分机的流速不均匀,缩分机切割煤流次数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导致缩分机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差。
目前通常采用根据实际情况来选用不同类型的破碎机和缩分机,以起到对煤流整形的目的,如学术期刊《硅谷》2013年2期的“辊式破碎机在煤矿主煤流运输中的推广与应用”中,公开了将辊式破碎机投入使用到煤矿生产中,解决因大块矸石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又如公开日为2014年10月15日,公开号为CN104096616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具有筛分结构的锤式破碎机,目的是将转载机运输的大块煤在运输过程中破碎到的合乎要求的规格。现有的方法限制了不同类型的破碎机和缩分机的适用面。
现在还没有一种可以有效控制煤炭进入破碎机和缩分机的煤流长度和形状,使煤流均匀稳定,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延长设备维护周期,提高设备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整体改善采样机使用性能的逆向转动煤流整形器及其整形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煤炭机械化采样设备煤流不均匀导致破碎机卡堵和缩分精密度和准确度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构思独特,能有效控制煤炭进入破碎机和缩分机的煤流长度和形状,使煤流均匀稳定,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延长设备维护周期,提高设备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整体改善采样机使用性能的逆向转动煤流整形器及其整形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逆向转动煤流整形器的结构特点在于:包括落煤管、整形器、给料皮带、给料皮带支架、电机、整形器支架、传动皮带a、给料皮带转轴和传动皮带b,所述给料皮带转轴转动连接在给料皮带支架上,所述给料皮带活动连接在给料皮带转轴上,所述落煤管的底部位于给料皮带的起始端上,该落煤管的底部和给料皮带之间密封,所述整形器包括整形器转轴、皮带飞轮和八组整形器拨片,所述皮带飞轮固定在整形器转轴上,所述八组整形器拨片均固定在整形器转轴上,该八组整形器拨片沿整形器转轴的径向均匀分布,每组整形器拨片中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深度从两侧向中部增大,所述整形器支架固定在给料皮带支架上,所述整形器转轴转动连接在整形器支架上,所述整形器位于给料皮带的输送面的正上方,所述传动皮带a活动连接在皮带飞轮和电机上,所述传动皮带b活动连接在给料皮带转轴和电机上;当整形器转动时,整形器的拨动方向和给料皮带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整形器拨片中的整形器拨片底边旋转至最低点时,该整形器拨片底边与给料皮带紧密接触。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整形器拨片中的整形器拨片侧边和落煤管中的内壁之间的间距小于1mm。
作为优选,本发明每组整形器拨片均由两片刮片组成,开口位于两片刮片之间。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电机固定在给料皮带支架上。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皮带飞轮靠近整形器转轴的一端。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八组整形器拨片的延长面在整形器转轴的轴线上相交。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开口呈120度夹角。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使用所述的逆向转动煤流整形器的整形方法,其特点在于:电机通过传动皮带a和传动皮带b分别给整形器和给料皮带提供动力,煤炭通过落煤管进入到给料皮带的起始端,随着给料皮带流向整形器,整形器的拨动方向和给料皮带的输送方向相反,整形器逆向拨动煤流,将高于开口处的煤流和大块煤块向中间位置推送,大块煤块最终从整形器拨片的开口最深处流出,在给料皮带上形成规整的煤流,实现对煤流整形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80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照明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物料盘自动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