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在高电压下工作无磁饱和现象的电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8489.9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9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孟宪江;王军;李宏达;车龙;赵红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209 | 代理人: | 李枢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下 工作 饱和 现象 电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信息领域,电气设备及电气工程类的电感器。应用于各种高压电路中。
背景技术
目前,高电压条件工作的空心电感器绕组,由于绝缘限制(容易产生高电压击穿),一般采用单层缠绕的方式。为了在高电压情况下工作并获得大电感量,采用增大绕组骨架体积方式(长度和粗细),这种方法限制了有体积要求的应用。在高电压应用的条件下,为了获得小体积电感,一般采用在带有磁芯的骨架上单层绕制的电感器,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减小电感器的体积,但性能存在磁滞损耗、易磁饱和、磁非线性及重量重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高电压下空心电感器体积大,带磁芯电感器磁饱和及重量大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电感器。
本电感器成功地解决了高电压空心电感器体积大的问题,避免了为减小体积而采用带磁芯的电感器产生的磁饱和及重量大的问题。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在高电压下工作无磁饱和现象的电感器,包括多个单组骨架和多根绝缘导线。
其技术要点在于:
每组骨架包括第一绕线台、第二绕线台、第一隔离挡板和第二隔离挡板。
第一绕线台在第一隔离挡板左侧,第二绕线台在第二隔离挡板左侧,即第一绕线台和第二绕线台分别在第一隔离挡板和第二隔离挡板同侧。
每个单组骨架为同心圆形结构。
每个单组骨架中心有一带螺纹的中孔用于配合固定各单组骨架机械连接。
每个单组骨架为非磁性绝缘材料制成,如尼龙骨架、有机玻璃骨架等。
绝缘导线是带有绝缘层的导线。
第一隔离挡板直径大于第二隔离挡板直径。
第一绕线台和第二绕线台直径相等,宽度相等。
在第一隔离挡板底部(两个直径相等的绕线台表面)有一略大于线径的穿线孔。穿线孔为斜孔,方便绝缘导线穿过。
每根绝缘导线穿过穿线孔,位于穿线孔两侧的绝缘导线的长度相等。穿过穿线孔的绝缘导线在两侧绕线台上沿伸出的方向缠绕,形成的绕向相反的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
在第二隔离挡板两侧的绕组接头(相邻单组骨架的绕组)电气相连(压接或焊接)。
每个单组骨架有带螺纹的中孔。
每个单组骨架间的连接由带螺纹的中孔与非磁性绝缘螺杆旋转配合,两端用螺母锁紧。螺母也为非磁性绝缘材料制成。
全部单组骨架通过中孔螺纹机械配合与全部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电气连接形成一完整的电感器。
其优点在于:
为了解决现有的高电压下空心电感器体积大,带磁芯电感器磁饱和及重量大等问题,本电感器成功地解决了高电压空心电感器体积问题,避免了为减小体积而采用带磁芯的电感器产生的磁饱和及重量等的问题。解决了上述问题,具有体积小、无磁饱和现象及重量轻等特点。
本电感器可以在高电压工作的条件下工作,并拥有高感量的同时分布电容极小,近似于理想电感。
由于骨架为非磁性绝缘材料,不存在磁饱和的现象。骨架采用绝缘材料如:有机玻璃、尼龙等,重量和体积大大减小。
将穿有导线的骨架连接形成一体。此电感器能在高电压电路中工作,可被广泛应用于高压脉冲发生器、等离子体设备、重复脉冲的大功率激光器、受控核聚变高功率雷达、强流带电粒子束的产生及强脉冲电磁辐射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单组骨架的左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单组骨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单组骨架的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单组骨架上两个绕组的绝缘导线缠绕的方向示意图(显示局部)。
图5为本发明电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上为示意的画出一段,两端还可以继续安装单组骨架)。
图6为穿线孔的轴线和单组骨架的轴线的夹角的结构示意图(单组骨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可在高电压下工作无磁饱和现象的电感器,包括多个单组骨架和多根绝缘导线。
单组骨架为片状同心圆形结构(见图1)。
每个单组骨架包括第一绕线台1、第二绕线台3、第一隔离挡板2和第二隔离挡板4。
单组骨架左端为第一绕线台1。
第一绕线台1右端设有第一隔离挡板2。
第二隔离挡板4位于第一隔离挡板2右端。
第一隔离挡板2与第二隔离挡板4间开设有第二绕线台3。
第一绕线台1、第一隔离挡板2、第二绕线台3和第二隔离挡板4均为片状圆形,为同轴线设置的片状的一体同心圆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84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角立体变压器铁芯硅钢片卷绕机
- 下一篇:线圈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