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卧式拉力试验机的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用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18925.2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1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缪春辉;陈国宏;王若民;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卧式 拉力 试验 同心 绞架 导线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的应力-应变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卧式拉力试验机的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的夹具。
通过改变钳口的大小,可适用截面积不同的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简便且高效。
背景技术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是指在一根或一束中心线芯周围螺旋绞上一层或多层单线绞合而成的导线,其相邻层绞向相反。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由于需架空敷设,因此导线自身会承受一定的张力,如果架空导线额定抗拉力不合格,容易造成断线事故。此外,架空导线在张力作用下会有一定程度的应变,尤其在覆冰的情况下,张力大为增加,应变如果过大,架空导线的弧垂有超出安全范围的可能,因此,架空导线的应力-应变试验至关重要。导线进行应力-应变曲线测试时,需要对试样两端进行夹持,导线夹持的方式包括浇铸法、套压法、缠绕法和直接夹持法,直接夹持法具有易操作的特性,但是传统的夹头一般结构复杂,且重量较大,在卧式拉力试验机上使用时,自身的重力对试验结果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自重小且操作简单的用于卧式拉力试验机的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用夹具。
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卧式拉力试验机的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用夹具,包括一对规格一致的夹持机构,每对夹持机构包括一对夹块和一对夹具外壳;一对夹块由两块钳口对应的夹持块配合组成,两块夹持块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夹持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的槽状的钳口;一对夹块的钳口端为夹持端,对应的另一端为定位端;一对夹具外壳由两块对应配合的固定体组成,两块固定体上分别设有滑移槽;一对夹块位于一对夹具外壳的滑移槽内呈自锁状态,且一对夹块的夹持端位于一对夹具外壳的外部,滑移槽外周的一对夹具外壳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连接;
使用时,一对夹持机构分别夹持着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的两端。
所述夹持块为直角梯形块,所述钳口位于夹持块的一侧直角边上,且呈贯通状;两块夹持块配合组成等腰梯形块。
所述钳口的横截面为V形或圆弧形。
所述固定体为矩形板状,所述滑移槽的外端位于固定体的长度方向一侧的边缘,滑移槽延伸至固定体中部呈凹槽状,滑移槽为外端小内端大的楔形槽,内部设有限位块,滑移槽的外端位于固定体的一侧的边缘;所述一对夹块位于一对夹具外壳的滑移槽内,夹持端伸至固定体的外部,定位端与限位块接触,呈自锁状态;滑移槽的内端的固定体上开设有安装孔;固定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上分别均布设有三个以上的连接孔。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发明夹具可实现对不同截面积的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的夹持,夹具通过螺栓紧固,加力时自锁闭。
2、本发明通过更换不同大小钳口的夹块,可夹持截面积10-1200mm2的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如果使用V型钳口,适用于夹持钢绞线。圆弧型钳口可增大导线与钳口的接触面积,减少导线在钳口内或钳口附近断股或断线的几率,适用于铝绞线、钢芯铝绞线或其他铝与钢的组合导线。
3、通过在导线上缠绕0.1mm厚的铝箔或铝带,可进一步减少铝绞线、钢芯铝绞线或其他铝与钢的组合导线在钳口内或钳口附近断股断线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夹具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夹块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序号:固定体1、夹持块2、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3、滑移槽11、连接孔(螺栓孔)12、限位块13、安装孔(拉力试验机接孔)14、固定体15、V型钳口21、圆弧型钳口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用于卧式拉力试验机的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用夹具包括一对规格一致的夹持机构,每对夹持机构包括一对夹块和一对夹具外壳。
参见图3,一对夹块由两块钳口对应的夹持块2配合组成,两块夹持块上分别对应开设有用于夹持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的槽状的钳口21,钳口21为V型钳口;夹持块2为直角梯形块,钳口21位于夹持块2的一侧直角边上,且呈贯通状,两块夹持块2配合组成等腰梯形块。一对夹块的钳口端为夹持端,对应的另一端为定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89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阀门压力试验夹具
- 下一篇:冷拔无缝钢管的微孔状缺陷的检测方法和表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