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装箱底架及其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9300.8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5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林;马锡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集特种物流装备发展有限公司;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12 | 分类号: | B65D9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董巍;谢栒 |
地址: | 226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底架 及其 装配 方法 | ||
1.一种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底架纵梁单元,所述底架纵梁单元的长度方向与集装箱底架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底架纵梁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面板以及从所述面板向下延伸的第一折弯边,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折弯边的垂直高度不小于80mm,所述至少两个底架纵梁单元沿所述集装箱底架的宽度方向抵靠并连接,以取消或减少所述底架上的底横梁的布置,所述底架纵梁单元的高度大于底横梁的高度,
其中,所述集装箱底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包括底端梁,所述底端梁的两端设置有底角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纵梁单元包括横截面构造为L型的第一底架纵梁单元,所述第一底架纵梁单元包括面板和设置在所述面板一端的第一折弯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纵梁单元包括横截面构造为Π型的第二底架纵梁单元,所述第二底架纵梁单元包括面板和分别设置在所述面板两端的两个第一折弯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折弯边的垂直高度不相同,其中,垂直高度较大的第一折弯边的垂直高度不小于8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纵梁单元包括横截面构造为矩形的第三底架纵梁单元,所述第三底架纵梁单元包括面板、底板和两个第一折弯边,所述两个第一折弯边分别连接所述面板和所述底板的各自对应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底架纵梁单元为矩形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矩形管的各部分的厚度和/或不同所述矩形管的厚度不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边的开放端设置有第二折弯边,所述第二折弯边与所述第一折弯边成角度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底架纵梁单元的长度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底架纵梁单元之间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
11.一种集装箱底架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底架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底架,所述装配方法包括:
S101:将靠近底架端部的底架纵梁单元固定在工作台上;
S103:将第二个底架纵梁单元抵靠并连接所述靠近底架端部的底架纵梁单元;
S105:沿集装箱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底架纵梁单元,并与已装配好的底架纵梁单元连接;
S107:将底架另一端部的底架纵梁单元抵靠并连接所述已装配好的底架纵梁单元,以形成集装箱底架;以及
S109:焊装底横梁。
12.一种装箱底架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底架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底架,所述装配方法包括:
S201:将底架纵梁单元固定在工作台上;
S203:在所述底架纵梁单元的内部沿所述底架纵梁单元的长度方向焊装加强筋;以及
S205:焊装底横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集特种物流装备发展有限公司;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集特种物流装备发展有限公司;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93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设备
- 下一篇:对受控自由基聚合过程的改进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