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索桥吊索索力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9551.6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8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辉;王荣辉;傅继阳;甘泉;刘爱荣;饶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索桥 吊索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的是悬索桥吊索索力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吊索是悬索桥重要的受力构件,悬索桥使用过程中,吊索索力是评估悬索结构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而测量吊索索力最常使用方法的是频率法,但是频率法测量效率较低,不能同时测量索的其他内在变化。
在相关技术中,悬索桥主缆结构的找形问题是悬索桥静力分析中的核心问题,解决这类问题主要有三种较为成熟的方法:有限元法、动力松弛法和力密度法。但在实际悬索结构的分析中,还存在另外一类问题:已知悬索的节点坐标,求解悬索节点的内力问题,即为悬索找形问题的反问题——“以形找力”问题。发明人发现,通过“以形找力”方法可实现吊索索力的测量,但在相关技术中,未见有基于悬索桥悬索结构“以形找力”问题得到悬索桥吊索索力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悬索桥吊索索力测定方法,解决相关技术中未有基于悬索桥悬索结构“以形找力”问题得到悬索桥吊索索力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悬索桥吊索索力测定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定悬索桥主缆线形。
步骤二,根据主缆的物理参数,计算得到所述主缆的自重荷载集度q0。
步骤三,确定主缆水平力H0:任意选取主缆无吊索区三点坐标i,m,j,i,m,j三点竖向坐标分别记为zi、zm、zj,i,m两点的水平方向坐标记为xi、xm,则根据悬链线方程得到关于所述由主缆水平力H0的关系式式中L=|xi-xm|,由主缆水平力H0的关系式计算得到H0。
步骤四,构建有限元程序,识别吊点的节点荷载Pj:假设j为所求节点,且j为第e号单元与第e+1号单元相连的节点,i为第e号单元的另一个节点,k为第e+1号单元的另一个节点,已知节点i,j,k的坐标和主缆水平力H0,则直接作用在节点j上的集中节点荷载可得到节点荷载,即得到吊索索力。
作为优选,根据所述步骤一、二、三、四,编写吊索索力识别程序,实现对所有吊索的内力一次性进行识别。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测定悬索桥主缆线形时,适当选取悬索桥主缆测量点,测定所述测量点的三维坐标,根据悬链线理论,由所述测量点的坐标对其他吊点位置的坐标进行分段悬链线拟合。
作为优选,由于步骤三中所述主缆水平力H0的关系式为超越方程,将关于所述主缆水平力H0的关系式变形为迭代式并通过迭代法求解得到所述主缆水平力H0,式中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三,确定所述主缆水平力H0是采用二分法进行迭代求解,迭代步骤如下:(1)、确定初始值,假定水平力的上、下限值分别为分别将其代入计算得到相应的值,使得(2)、迭代开始,取代入计算得到(3)、判断收敛性,若Tol为预设的收敛容差,则迭代终止,(4)、当不满足收敛条件时,则下限值更新为若则上限值更新为然后转到(2),继续迭代直至结果收敛。
作为优选,所述主缆水平力H0为常数。
作为优选,所述主缆的物理参数包括主缆的截面积和缠丝重量。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测定悬索桥主缆线形是在天气变化平稳(气温稳定、微风)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采用频率法测量吊索索力时,吊索的频率测试精度直接影响了索力的识别精度,而短索的频率测试十分困难且误差较大,因此索越短,索力的计算精度越低。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识别索力时,索力的识别精度与吊索的长度无关,仅与主缆线形的测试精度有关,因此对于短索而言,本发明的精度较高。
2、对于悬索桥的吊索而言,当吊索的长度超过20m时为了抑制吊索的振动,常常会采用减振架将同一主缆位置的四根吊索“绑定”起来,这就改变了吊索振动的边界条件,使得采用传统的频率法来测量此类吊索的索力时,计算误差较大。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识别索力时,与吊索的振动特性无关,避开了复杂的边界条件索力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广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95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