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持多种传输交换模式的光网络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9658.0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2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平;罗瑞杰;华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Q11/00 | 分类号: | H04Q11/00;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持 多种 传输 交换 模式 网络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多种传输交换模式的光网络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现有多域异构光网络中,增加虚拟化服务器完成对多种物理资源的虚拟化映射,构建出同构的虚拟网络,总控制器对虚拟网络进行路由计算和资源分配,得到的结果通过所述虚拟服务器转化为相应的物理资源配置命令发送给子网控制器;所述子网控制器根据命令完成资源配置。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通过物理资源的虚拟化映射,能够有效解决光网络异构传输机制带来的网络控制问题,降低异构网络的阻塞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于增强现代光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多域互通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持多种传输交换模式的光网络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宽带接入、数据中心、云计算等数据业务的飞速发展,对光网络容量的需求与日俱增。过去的近二十年中为提高光网络的容量产生出了大量的传输交换技术。今天的光网络是由多种传输交换模式组成的异构光网络,实现不同传输技术的光网络统一控制和互联互通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然而,由于不同传输交换模式的光网络在资源利用的限制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现有异构光网络尚未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动态统一控制和无缝融合。这是因为,现有光网络的控制架构多是根据单一传输模式开发的专用架构,在异构网络互联时需要将不同的专用控制架构融合在一起。这样的做法不仅大大增加了网络控制方法的复杂度,而且有时难以解决架构的融合问题。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不同传输模式的网络在物理资源利用上有不同的限制,专用的架构很有可能不支持其它类型网络的物理层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支持多种传输交换模式的光网络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支持多种传输交换模式的光网络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由包括同步数字体系传送网、波分复用传送网、光电两层传送网、灵活频谱传送网以及空分复用光传送网组成的多域异构光网络控制架构中增加一个虚拟层,所述虚拟层设置于子网控制层与总控制层之间,所述虚拟层设置于子网控制层与总控制层之间,完成子网物理资源与虚拟网逻辑资源之间的映射;资源映射协议运行在虚拟服务器内,域间控制协议运行在网络的总控制器内,域内控制协议运行在子网控制器内;所述总控制器对虚拟网络进行路由计算和资源分配得到的结果通过所述虚拟服务器转化为相应的物理资源配置命令发送给所述子网控制器;所述子网控制器根据命令完成资源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持多种传输交换模式的光网络控制方法,通过物理资源的虚拟化映射,能够有效解决光网络异构传输机制带来的网络控制问题,降低异构网络的阻塞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于增强现代光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多域互通性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支持多种传输交换模式的光网络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虚拟层虚拟化的物理资源种类包括:固定带宽波长级通道、固定带宽亚波长级通道、固定带宽超波长级通道、灵活带宽频谱通道、多芯通道、多模通道、时隙通道、通用多协议标签通道、光通路数据单元通道和同步传送模块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光网络控制方法支持的限制包括:在连接请求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单个业务所占用的波长、亚波长、超波长、灵活带宽频谱和时隙保持不变;承载单个业务的波长或频谱资源只能在特定具有转换功能的节点处发生转换;仅在建立了光通道的前提下才能够基于该光层通道建立电层的光通路数据单元通道或同步传送模块通道;以及单个波长内的多个传输模式通道在连接请求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间路径一致,不能够解复用。
进一步地,将所述波长、所述亚波长、所述超波长、所述灵活带宽频谱和所述时隙映射为虚拟逻辑资源,所述虚拟逻辑资源的映射方法为将实际网络拓扑结构映射为多层的虚拟网络结构;每层所述虚拟网络结构对应一个资源实体;所述虚拟网络中的路径包含物理网络中的路径信息和实时资源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96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