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类肿瘤坏死因子家族蛋白的重组蛋白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20091.9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5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墨非;孙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525 | 分类号: | C07K14/525;A61K38/19;A61P31/04;A61P31/2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周秀梅;李颖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类 肿瘤 坏死 因子 家族 蛋白 重组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鱼类(半滑舌鳎)肿瘤坏死因子家族蛋白(CsTNF)的重组蛋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能调节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器官发育、组织修复、造血作用以及炎症反应等多个生理过程。肿瘤坏死因子能够调控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多种免疫反应,诱导细胞增殖、凋亡和坏死。肿瘤坏死因子家族分为三类:TNF-α、TNF-β和LT-β。TNF-α是一个26kDa的膜蛋白,被金属蛋白酶水解后形成游离的约17kDa的激活蛋白。激活形式的TNF-α与细胞表面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结合,发挥其免疫调控作用。目前,肿瘤坏死因子已在多种鱼类中发现,但是其功能和应用性研究尚缺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类肿瘤坏死因子家族蛋白(TNF-α型)的重组蛋白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鱼类肿瘤坏死因子家族蛋白的重组蛋白,鱼类肿瘤坏死因子家族蛋白CsTNF重组蛋白为半滑舌鳎的肿瘤坏死因子家族蛋白CsTNF重组蛋白,其是以半滑舌鳎cDNA为模板,用引物TNFF1和TNFR1进行PCR扩增肿瘤坏死因子家族蛋白CsTNF基因,扩增产物经诱导表达、纯化即为重组蛋白,所述TNFF1为5’-GATATCATGAGGCAACATAATAGCTCACCT-3’;TNFR1为5’-GATATCCAAGGCGAACACGCCGAAG-3’。
一种鱼类肿瘤坏死因子家族蛋白的重组蛋白的应用,所述半滑舌鳎的肿瘤坏死因子家族蛋白CsTNF重组蛋白可应用于制备抑制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制剂。
所述抗感染的细菌为荧光假单胞菌;病毒为细胞肿大病毒。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肿瘤坏死因子家族蛋白属于TNF-α型,能够显著提高鱼类的抗细菌和抗病毒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纯化的重组肿瘤坏死因子家族蛋白(命名为rCsTNF)电泳图。泳道1,分子量标准;泳道2,肿瘤坏死因子家族蛋白rCsTNF。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旨在对本发明进行举例描述,而非以任何形式对本发明进行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常规性实验方法均采用如下方法:
1.质粒提取、DNA(PCR)产物纯化、DNA片段从凝胶中回收皆使用“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相应试剂盒。
2.大肠杆菌用Hanahan方法(SambrookandRussell:MolecularCloning:ALaboratoryMannual.ColdSpringHarborLaboratoryPress2001)。
3.所有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皆购自于“纽英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实施例1
肿瘤坏死因子家族蛋白重组蛋白rCsTNF的制备
1)表达肿瘤坏死因子家族蛋白重组蛋白rCsTNF的质粒pCsTNF的构建:
本发明的肿瘤坏死因子家族蛋白CsTNF属于TNF-α型,其序列已公布(GenBankaccessionnumberXP_008330028.1):
MDSECRVQLDVTDRDGEVREEPTPGVQARSKLTKAVLVLTVCLAAAAALLLVFYRQHNSSPQEEDSFELHHTLRQMSHVRAAIHLQGVHNPKMTNSVEWQDEVEQTHSQGGLKLDNNEVVIPHHGLYFVYSQVSFQVSCGDADVGAVSSPQVHLSHTVQRWSSSFGSDKVKSYRTILHSARTVCQKTASADSADEGSSFAAVYMGAVFNLLKGDRLRTVMEENMLPFLEDDPGKSFFGVFA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00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与TH2抑制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 下一篇:一种抗菌肽HJH-1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