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硝酸退镀液中分离回收Cu/Ni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22269.3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8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文;查长虹;王明玉;林得发;高大雄;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深圳市新锐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15/00;C22B23/00;C25C1/12;C25C1/08;C23F1/4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酸 退镀液中 分离 回收 cu ni 方法 | ||
1.一种从硝酸退镀液中分离回收Cu/N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Cu/Ni转型结晶
在废硝酸退镀液中按其中Cu/Ni转化成硫酸盐化学计量数的0.5-1.5倍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0-98%的硫酸,置于-25℃~25℃的温度下冷却或冷冻至少1h,使其中的Cu/Ni以硫酸盐结晶析出,过滤得Cu/Ni的结晶物和硝酸溶液,所得硝酸溶液返回退镀工序直接使用,或补加适量硝酸后再使用;
步骤二:结晶物的后处理
将步骤一所得Cu/Ni的硫酸盐结晶物作为产品直接出售,或重结晶后再作为产品出售,或加水溶解后电积生产阴极铜或阴极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硝酸退镀液中分离回收Cu/N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25℃~25℃搅拌1-8h,使其中的Cu/Ni以硫酸盐的形式结晶析出,过滤得硝酸溶液和硫酸铜或硫酸镍的晶体。
3.一种从硝酸退镀液中分离回收Cu/N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Cu/Ni转型结晶
只在废硝酸退镀液中加入促进剂,或先在废硝酸退镀液中加入促进剂,再加入硫酸和/或硝酸调节酸度,于-25℃~25℃的温度下冷却或冷冻至少1h,使其中的Cu/Ni以硫酸铵复盐结晶析出,过滤得Cu/Ni的硫酸铵复盐结晶物和硝酸溶液,所得硝酸溶液返回退镀工序直接使用,或补加适量硝酸后再使用;
所述促进剂选自在硝酸退镀液中能产生铵根离子的硫酸铵、硫酸氢铵、硝酸铵、氨水、氨气中的至少一种;
促进剂的加入量按废硝酸退镀液中Cu/Ni转化成硫酸铵复盐化学计量数的0.5-1.5倍加入;
加硫酸和/或硝酸调节酸度至5-9mol/L H+;
步骤二:结晶物的后处理
将步骤一所得Cu/Ni的硫酸铵复盐结晶物加水溶解,得到溶解液;
所得溶解液直接电积,得阴极铜或阴极镍和电积后液;或
所得溶解液先溶剂萃取,所得萃余液直接返回步骤一或蒸发浓缩后再返回步骤一用于Cu/Ni转型结晶,反萃所得Cu/Ni的硫酸盐溶液电积生产阴极铜或阴极镍,或浓缩结晶硫酸铜或硫酸镍;或
向所得溶解液中加入沉淀剂使Cu/Ni沉淀析出,过滤得Cu/Ni的沉淀物及沉淀后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从硝酸退镀液中分离回收Cu/N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25℃~25℃冷却或冷冻时间为1-24h,并搅拌,使其中的Cu/Ni以硫酸复盐的形式结晶析出,过滤得硝酸溶液和硫酸铜铵和/或硫酸镍铵的晶体。
5.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一种从硝酸退镀液中分离回收Cu/N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积制备阴极铜的工艺过程为,含铜结晶物按固/液比1:4-10g/ml加水,30-110℃搅拌溶解,溶解液经40-65℃,槽电压1.8-2.2V,电流密度150-250A/m2电积,得阴极铜和电积后液,所得阴极铜清洗后作产品出售,所得电积后液直接返回步骤一循环使用,或浓缩至H2SO4浓度达到5mol/L以上再返回步骤一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一种从硝酸退镀液中分离回收Cu/N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积制备阴极镍的工艺过程为,含镍结晶物按固/液比1:4-10g/ml加水,30-110℃搅拌溶解,溶解液经50-70℃,槽电压2.2-3.8V,电流密度250-550A/m2电积,得阴极镍和电积后液,所得阴极镍清洗后作产品出售,所得电积后液直接返回步骤一循环使用,或浓缩至H2SO4浓度达到5mol/L以上再返回步骤一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从硝酸退镀液中分离回收Cu/N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液溶剂萃取铜或镍选用酸性络合萃取体系或协同萃取体系,并用含0.5-3.5 mol/L 的H2SO4、HCl、HNO3中的一种溶液反萃负载有机相,反萃得到铜或镍的硫酸盐溶液、氯化物溶液、硝酸盐溶液中的一种;反萃所得的溶液经浓缩结晶得相应的铜盐或镍盐;反萃所得硫酸铜溶液或硫酸镍溶液用于电积生产阴极铜或阴极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深圳市新锐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南大学;深圳市新锐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22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