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启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22328.7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3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郭智林;陈文强;吴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24 | 分类号: | B60R2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范晓斌;郭海彬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启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启动方法,用于用移动终端和车辆钥匙以非接触方式启动车辆,启动方法包括:由移动终端发出一启动请求;响应于启动请求,由移动终端获取第一安全认证码;由移动终端从车辆钥匙获取钥匙信息;由移动终端根据钥匙信息和第一安全认证码以预定方式生成启动数据流,并向车辆发送启动数据流;由车辆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启动数据流,并从启动数据流中获取第一安全认证码和钥匙信息;由车辆验证第一安全认证码是否正确,并确定钥匙信息是否匹配车辆;在第一安全认证码正确且钥匙信息匹配车辆的情况下,由车辆控制器启动车辆。移动终端需要与车辆钥匙相配合才能启动车辆,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启动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车辆远程启动中,智能车辆钥匙或遥控车辆钥匙(Remote keylessentry,RKE)通过具有可以发射无线信号(例如射频信号)的便携式发射器发射启动信号,安装在车辆中接收器接收无线信号。该接收器可以与门锁系统或者发动机驱动系统等设备传递信息以启动车辆。通过远程启动的方法,用户不在车辆内也能够启动车辆,这样用户可在实际使用车辆之前启动车辆。通过远程启动车辆,车辆可变热或变凉以供需要时使用,并允许驾驶室在乘坐者实际上进入车辆驾驶室之前被预调节成希望的驾驶室状况。这种直接通过钥匙启动的方式有距离的局限性,车辆必须在钥匙可控范围内才能启动。
现有技术中,通过手机APP或移动设备实现车辆的远程启动。例如,通过手机向车辆传输启动指令,而车辆上安装数据流量卡用于接收该启动指令,并将该启动指令转发至车辆的控制部分来达到车辆启动的目的。该技术方案的缺陷在于:由于通过手机向车辆传输启动指令,如果手机丢失或者手机端的个人信息数据被破解,则该手机持有者或者任意一台移植有被盗个人信息数据的手机都能启动车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辆启动方法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的通过移动终端获取钥匙信息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安全的并且不受距离限制的远程启动车辆。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启动方法,用于用移动终端和车辆钥匙以非接触方式启动车辆,其中,在所述车辆钥匙内存储有与所述车辆相匹配的车辆钥匙的钥匙信息;所述启动方法包括:
由所述移动终端发出一启动请求;
响应于所述启动请求,由所述移动终端获取第一安全认证码;
由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车辆钥匙获取所述钥匙信息;
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钥匙信息和所述第一安全认证码以预定方式生成启动数据流,并向所述车辆发送所述启动数据流;
由所述车辆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启动数据流,并从所述启动数据流中获取所述第一安全认证码和所述钥匙信息;
由所述车辆验证所述第一安全认证码是否正确,并确定所述钥匙信息是否匹配所述车辆;
在所述第一安全认证码正确且所述钥匙信息匹配所述车辆的情况下,由车辆控制器启动所述车辆,当然车辆预先应具备其它启动条件(如电池电量;发动机状态等等)。
进一步地,由所述车辆接收所述启动请求,并响应于所述启动请求而生成所述第一安全认证码。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具有用于识别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身份信息,所述车辆具有用于识别所述车辆的第二身份信息,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身份信息被绑定;
其中,在所述启动请求中包含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并且将所述启动请求发送至具有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绑定的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的所述车辆,由所述车辆向具有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的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安全认证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23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