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筒形微棱镜模具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22370.9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2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联兴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00 | 分类号: | C25D1/00;C25D1/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傅家强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筒 棱镜 模具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棱镜反光膜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筒形微棱镜模具。
背景技术
在微棱镜反光膜的制作工艺中微棱镜成型工艺至关重要,目前微棱镜的制作方法是在基材上涂布光固化胶水,然后将涂胶面与微棱镜模具贴合,经过紫外光辐射固化而形成微棱镜,其中,微棱镜模具为包裹在辊体外表面的圆筒形微棱镜模具,其制作方法为:裁剪具有微棱镜模型的矩形平板模具,再将该矩形平板模具包裹在辊体外表面,然后将矩形平板模具的两相对边对接,其中,矩形平板模具的对接是采用焊接或粘接,无法做到无缝对接,因此,采用该微棱镜模具制作的微棱镜在模具的对接处会存在条纹等缺陷,影响微棱镜的反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圆筒形微棱镜模具的制作工艺,可制作出真正无缝的圆筒形微棱镜模具。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法来实现:
一种圆筒形微棱镜模具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微棱镜模具尺寸裁剪矩形平板模具,该矩形平板模具的正面形成有微棱镜模型;
(2)、将矩形平板模具的两相对边对接,制成外表面具有微棱镜模型的第一圆筒形模具;
(3)、将第一圆筒形模具进行电铸翻板,在第一圆筒形模具的外表面形成电铸层,剥离第一圆筒形模具制得内表面具有微棱镜模型的第二圆筒形模具;
(4)、将第二圆筒形模具进行电铸翻板,在第二圆筒形模具的内表面形成电铸层,剥离第二圆筒形模具制得外表面具有微棱镜模型的圆筒形微棱镜模具。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的电铸翻板工艺中第一圆筒形模具作为阴极,阳极与阴极同心布置,并在电铸过程中调转第一圆筒形模具方向以保证铸层的厚度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的电铸翻板工艺中第二圆筒形模具作为阴极,阳极与阴极同心布置,并在电铸过程中调转第二圆筒形模具方向以保证铸层的厚度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的电铸翻板工艺中第一圆筒形模具内表面设置有隔离膜以防止其内表面形成电铸层。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的电铸翻板工艺中第二圆筒形模具外表面设置有隔离膜以防止其外表面形成电铸层。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还包括对矩形平板模具的四边进行磨削以去除毛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采用焊接或粘接实现矩形平板模具两相对边的对接。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以第一圆筒形模具为电铸阴极制作无缝的第二圆筒形模具,消除模具的对接缝隙,再以第二圆筒形模具为电铸阴极制作真正无缝的圆筒形微棱镜模具,在电铸翻板工艺中采用隔离膜隔离不需要电铸的圆筒形模具表面,防止电铸过量;阳极与阴极同心布置,并在电铸过程中调转圆筒形模具方向,可保证铸层的厚度均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一种圆筒形微棱镜模具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微棱镜模具尺寸裁剪矩形平板模具1,并对矩形平板模具1的四边进行磨削以去除毛刺,该矩形平板模具1的正面形成有微棱镜模型;
(2)、将矩形平板模具1的两相对边对接,制成外表面具有微棱镜模型的第一圆筒形模具2,具体采用焊接或粘接实现矩形平板模具1两相对边的对接;
(3)、将第一圆筒形模具2进行电铸翻板,在第一圆筒形模具2的外表面形成电铸层,剥离第一圆筒形模具2制得内表面具有微棱镜模型的第二圆筒形模具3,电铸翻板具体为:在第一圆筒形模具2的内表面设置有筒形的隔离膜4,以防止其内表面形成电铸层,将第一圆筒形模具2作为阴极放入电铸液中,且阳极与阴极同心布置,并在电铸过半时调转第一圆筒形模具2方向以保证铸层的厚度均匀。
(4)、将第二圆筒形模具3进行电铸翻板,在第二圆筒形模具3的内表面形成电铸层,剥离第二圆筒形模具3制得外表面具有微棱镜模型的圆筒形微棱镜模具5,电铸翻板具体为:在第二圆筒形模具3的外表面设置有筒形的隔离膜6,以防止其外表面形成电铸层,将第二圆筒形模具3作为阴极放入电铸液中,且阳极与阴极同心布置,并在电铸过半时调转第二圆筒形模具3方向以保证铸层的厚度均匀。其中,第一圆筒形模具2、第二圆筒形模具3和圆筒形微棱镜模具5均为金属镍;隔离膜4、6为塑料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联兴反光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晋江联兴反光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23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