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道路车辆称重装置试验的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22400.6 | 申请日: | 2015-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6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铁异;韦俊;张孟军;杨俊夫;吴严严;梁为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G19/03 | 分类号: | G01G19/03;G01G2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弹射座 称重装置 弹射装置 道路车辆 左右两侧 轨道 侧壁 支杆 试验 试验场地 占用空间 弹出 顶靠 滚轮 减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道路车辆称重装置试验的平台,其中,包括:轨道,其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侧壁;车体,其设置于所述轨道内;该车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支杆,该若干个支杆通过滚轮顶靠在所述轨道的两个侧壁上,且该车体的后端设置有一弹射座;弹射装置,其设置于所述轨道的后端,该弹射装置能够作用于所述弹射座,以把所述车体向前弹出。本发明通过弹射座为车体提供较大的初速度,从而缩短车体加速的时间和行程,以减小试验场地的占用空间,提高试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试验平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道路车辆称重装置试验的平台。
背景技术
车辆的负荷对道路的使用寿命有着十分重要影响,当车辆超载行驶时将会损坏道路,从而使得公路维修费用巨增。另外,由于载重量超过了车辆的额定吨位,使得车辆的性能受到影响,首先是车辆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其次在弯道和纵坡较大路段,由于超载使得车辆的动力性能受到影响,从而严重威胁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因此,需要在道路上设置车辆称重装置,以监测在道路上快速行驶的车辆的载重情况。
目前,对车辆称重装置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对称重装置进行试验,由于试验过程中要求车与路面相对速度较高,现有的试验方法为在道路上对快速行驶的车辆载重进行实际测量,由于在检测过程中,需要车辆的车速较快,由于车辆从启动到快速行驶的过程需要的时间长、行程远,将需要占用实验室较大的场地,在实验室这种封闭且有限的空间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到实验室之外进行测试又十分麻烦。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道路车辆称重装置试验的平台,从而克服现有的在实验室内对车辆称重装置进行试验时占用场地大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道路车辆称重装置试验的平台,其中,包括:轨道,其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侧壁;车体,其设置于所述轨道内;该车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支杆,该若干个支杆通过滚轮顶靠在所述轨道的两个侧壁上,且该车体的后端设置有一弹射座;弹射装置,其设置于所述轨道的后端,该弹射装置能够作用于所述弹射座,以把所述车体向前弹出。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车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有两对所述支杆。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射座包括:作用板,其前端固定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后端;以及加强板,两个该加强板的后端分别与所述作用板的中部连接,且该两个加强板的前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后端并分别位于所述作用板的前端的左右两侧。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射装置包括:扳机座,其固定设置于所述轨道的后端;拉板,其后端铰接于所述扳机座上;该拉板的前端的上方设置有一拉销,且该拉板的前端的侧面向外凸设有一卡销;制动板,其前端铰接于所述扳机座上,该制动板的中部凹设有一与所述卡销对应的第一卡槽;扳机,其上端铰接于所述扳机座上,该扳机设置有一与所述制动板的后端对应的第二卡槽;固定板,其横设于所述轨道的后端且位于所述扳机座的前方;以及强力皮筋,其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端;所述拉板上的拉销用于拉紧该强力皮筋,该强力皮筋与所述弹射座的作用板的后端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车体通过支柱及滚轮能够保持在轨道内进行直线运动,且车体由弹射装置提供较大的初速度,从而在车体加速前进时相对于轨道已有较大的速度,其能够缩短车体的加速时间和行程,以减小试验场地的占用空间,提高试验安全性。
2、本发明的弹射装置的结构简单,驱动灵活,使用方便,能保证车体有较高的初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用于道路车辆称重装置试验的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24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