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混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22931.5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3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董乔仕;曹永军;周秀珍;江山;吴成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宁县水产技术指导站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44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南美 对虾 罗氏沼虾 混养 方法 | ||
1.一种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混养方法,包括步骤:1)清塘消毒;2)苗种放养;3)饲料投喂;4)生产管理;5)捕捞;
其特征是将南美白对虾一代苗与罗氏沼虾搭配比为4:1~7:1的放养比例进行同池养殖,或者是南美白对虾普苗与罗氏沼虾搭配比为7:1~10:1的放养比例进行同池养殖;
所述步骤2)苗种放养:
放养时间为4月中下旬,水温稳定在20~24℃时候;
放养南美白对虾一代苗或普苗,苗种的规格为0.8cm以上;同时,放养罗氏沼虾的虾苗,苗种的规格为1.5cm以上;
南美白对虾一代苗与罗氏沼虾苗的放养比例为4:1~7:1,两种虾苗总的放养密度为每亩4.5~5.8万尾;
南美白对虾普苗与罗氏沼虾苗的放养比例为7:1~10:1,两种虾苗总的放养密度为每亩7.5~10.8万尾;
所述步骤3)饲料投喂:
3.1)饲料选择
投喂南美白对虾专用配合饲料,罗氏沼虾不单独投喂;
3.2)投饲管理
投喂饲料规格按下表方式投喂:
投喂的范围是放苗30d内全池投喂;30d后在在增氧机形成的无污物环流带投喂,投饲位置应离池水面上口边沿10m,投饲量均匀;
日投喂次数为3~5次,每次间隔5~6h,白天投喂;
南美白对虾规格达6cm以上后,每7d停饵1~2餐,日投喂量为虾重的3%~5%;投饵量以1~2h吃完为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混养方法,其特征是本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混养方法的养殖条件包括:
地点选择要求为水源充足,无污染的泥质或砂质的荒滩或盐碱地,PH值大于7的养殖区域;
养殖池的要求为养成池为土池,面积2000~20000㎡,池深1.5~2.5m,池底平整,向排水口倾斜;养成池相对两端设进、排水设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混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清塘消毒:
2月下旬将养成池和沟渠的积水排净,清除池底的淤泥、杂物,使池底淤泥不超过10cm;
在放苗前7~10d,每亩用生石灰150mg/L或漂白粉20mg/L或茶粕15~20kg进行带水整池消毒,此时保持池水深20~30cm;
清污整池消毒结束7d后,开始在中间培育池进水50cm,并使用肥水素或硅藻旺,搭配发酵过的鸡粪,培育基础生物饵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混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生产管理的要求包括:
4.1)养殖环境调控
4.4.1)水质调控
养成用水要用0.25~0.5mm网袋过滤,初次进水后必须消毒,消毒采用二溴海因0.2mg/L或二氧化氯0.2mg/L;
养殖前期,即放苗后30~50d,不换水,只添水,添加水位达1~1.2m;
养殖中期,即放苗后51~70d,逐渐加水至满水位,保持水位在1.5~2m;
养殖后期,即放苗后71~90d,换水来保持水质,每次的水交换量为养殖池塘总水量的5%~10%;
4.4.2)生物制剂使用
养殖前期使用的肥水素或硅藻旺肥水;
养殖全程使用EM复合菌、乳酸杆菌、芽孢杆菌或水质保护解毒剂来调控养殖环境;
4.4.3)溶氧调控
通过增氧机始终保持池水溶氧量维持在5mg/L以上,池塘底层溶氧在3mg/L以上;
4.2)病害防治
一旦发现虾病,及时对症用药,措施包括:
——视水质情况,使用二溴海因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处理,二溴海因用量是0.5kg/亩;
——在饲料中添加多糖类免疫增强剂,多糖类免疫增强剂含有海藻多糖、壳聚糖、脂多糖、β-葡聚糖和肽聚糖;
――分批捕获商品虾上市,降低养殖密度,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混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5)捕捞:
养殖过程中,在部分南美白对虾生长达到体长10cm以上的商品规格,选择地笼网具方式分批捕捞上市;
当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罗氏沼虾和成鱼都达到商品要求规格后,通过降低水位、拉网集中捕捞上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宁县水产技术指导站,未经阜宁县水产技术指导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293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