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力驱动机构以及包括该磁力驱动机构的受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22961.6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7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晋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晋良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力 驱动 机构 以及 包括 受话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力驱动机构以及包括该磁力驱动机构的受话器,其中该磁力驱动机构包括U型平衡电枢、外壳下壳体和中层隔板;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一端与外壳下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悬空位于所述中层隔板和外壳下壳体所围成的第一中空腔体内;所述外壳下壳体和中层隔板用于提供磁通路径。本发明的磁力驱动机构以及包括该磁力驱动机构的受话器具有结构简化、体积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小型器件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磁力驱动机构以及包括该磁力驱动机构的受话器。
背景技术
受话器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助听器等便携式电子设备。随着这些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其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强,应用于其上的受话器也相应快速地发展。
一般受话器中广泛应用U型磁力驱动机构,其工作原理为:利用电磁转换的基本原理,工作时,交流电流信号通过磁感应线圈,线圈感应生磁,对置于线圈中部的U型平衡电枢进行磁(极)化,被磁(极)化的U型平衡电枢则根据同性(极)相斥、异性(极)相吸的原则在两块永磁体中上下振动。该磁力驱动机构的发声振膜由一根金属传导杆连接在U型平衡电枢上,U型平衡电枢的上下振动带动振膜上下振动,进而鼓动耳机腔体内的空气,从而发出声音。为了能够提高整个受话器的音质效果,也能够使U型平衡电枢固定,传统受话器的磁力驱动机构中一般都设置有铁芯。
但是,传统受话器的U型磁力驱动机构中的铁芯均为回型结构,这种回型结构的结构复杂,会导致铁芯会占用大量的空间,使得整个受话器的腔体和体积变大,而且由于这种回型结构的存在,使得在组装受话器时无法快速定位,实现自动化组装的难度较大,制作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受话器的磁力驱动机构结构复杂、体积大等的问题,从而提出一种结构简化、体积小的磁力驱动机构以及包括该磁力驱动机构的受话器。
本发明的一种磁力驱动机构,包括U型平衡电枢、外壳下壳体和中层隔板;
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一端与外壳下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悬空位于所述中层隔板和外壳下壳体所围成的第一中空腔体内;
所述外壳下壳体和中层隔板用于提供磁通路径。
优选地,所述外壳下壳体的底部包括一凹槽,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和线圈;
所述第一永磁体位于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另一端的上侧,所述第二永磁体位于与所述第一永磁体相对位置的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另一端的下侧,在所述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旁更靠近所述U型平衡电枢另一端端部的位置套设有所述线圈,且所述线圈顶部与所述中层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线圈底部与所述外壳下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层隔板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所述第一永磁体穿入。
优选地,所述外壳下壳体的底部包括一上凸起部,所述线圈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凸起部上。
优选地,所述外壳下壳体和中层隔板的材料均采用软磁材料。
优选地,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一端与外壳下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替换为:
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一端与所述中层隔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层隔板包括一下凸起部,所述线圈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凸起部上。
本发明一种受话器,包括上述的磁力驱动机构、动力传导棒、振膜机构和外壳上壳体;
所述磁力驱动机构的中层隔板还包括第二通孔,所述动力传导棒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动力传导棒的一端与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动力传导棒的另一端与所述振膜机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晋良,未经张晋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29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