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泰诺福韦光学对映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23523.1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1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平;郑裕义;张桂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富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黄燕 |
地址: | 333036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色谱 检测 泰诺福韦 光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泰诺福韦光学对映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泰诺福韦(Tenofovir CAS147127-20-6)为人工合成的核苷酸类似物,其化学名为(R)-9-(2-磷酸甲氧基丙基)-腺嘌呤;分子式:C9H14N5O4P,分子量:287.21,是一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结构如下:
泰诺福韦是一种无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具有抑制HBV多酶聚和HIV逆转录酶的作用,泰诺福韦的活性成分泰诺福韦双磷酸盐可通过直接竞争性地与天然脱氧核糖底物相结合而抑制病毒聚合酶,及通过插入DNA中终止链。
目前关于泰诺福韦的合成报道较多,例如,公开号为CN 103864847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制备泰诺福韦的工艺,以腺嘌呤、(R)-碳酸丙烯酯及对甲苯磺酰氧甲基膦酸二酯为原料,采用一锅法工艺制得中间体2,继而通过无机酸水解中间体2制得泰诺福韦。公开号为CN 102295660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泰诺福韦的合成工艺,以天然的(R)-乳酸酯为起始原料经过还原得到手性的R-1,2-丙二醇,然后在碱的作用下酯化得到R-碳酸丙烯酯,然后腺嘌呤和R-碳酸丙烯酯制得R-9-(2-羟基丙基)腺嘌呤,其与对甲苯磺酰氧基磷酸二乙酯进行缩合反应,水解得到泰诺福韦。这些文献中,对如何检测泰诺福韦的HPLC纯度没有具体说明。
目前还没有关于泰诺福韦纯度检测方法的具体报道。相关的文献主要有:
公开号为CN 102040626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泰诺福韦单酯的检测方法,其针对的检测对象为泰诺福韦单酯,其结构如下:
公开号为CN 103336067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检测替诺福韦二乙酯含量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其检测对象为替诺福韦二乙酯,其结构如下:
泰诺福韦合成过程中,会产生泰诺福韦的S构型杂质,采用上述方法以及其他现有的方法,均无法实现S构型和R构型的分离,无法实现对R型泰诺福韦光学纯度的检测。虽然很多光学对映异构体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的方法是已知的,但流动相、溶剂、柱温、色谱柱、检测器等因素直接影响拆分结果,且不适用泰诺福韦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泰诺福韦光学对映体的方法,该方法同时可以快速检测泰诺福韦中R构型和S构型的含量,实现对泰诺福韦产品光学纯度的控制。
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泰诺福韦光学对映体的方法,采用如下色谱条件:
色谱柱:以C18为键合相的惰性硅胶为固定相;
流动相:L-苯丙氨酸、五水硫酸铜、磷酸二氢铵、水-乙腈混合溶剂;
流速:0.5~1.5mL/min;
检测波长:190~400nm全波段扫描;
柱温:20~40℃;
进样量:5~15μL;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
下面为在上述方案基础上的优选的方案:
作为优选,所述色谱柱为BDS hypersil C18,规格为4.6×100mm,5.0μm;
作为优选,所述流动相中,水-乙腈混合溶剂的体积为1000ml时,L-苯丙氨酸、五水硫酸铜、磷酸二氢铵的加入量分别为:L-苯丙氨酸0.5~0.8g;五水硫酸铜0.3~0.6g;磷酸二氢铵2~2.5g;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为:L-苯丙氨酸0.63g;五水硫酸铜0.47g;磷酸二氢铵2.21g;水-乙腈混合溶剂中水与乙腈的体积比优选为900:100~980:20,进一步优选为960:40。
作为优选,所述流速优选为0.5~0.8mL/min。流动相流速进一步优选为0.6mL/min。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波长优选为274nm。
作为优选,所述柱温优选为20~30℃,进一步优选为25℃。
作为优选,进样量优选为10μ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富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富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35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