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23581.4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1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飞;王玮;龙昱;付铁柱;王树华;周强;陈振华;周晓勇;刘秋青;方省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巨化集团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C08L27/18 | 分类号: | C08L27/18;C08L7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四氟乙烯 聚酰亚胺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各种自润滑工程塑料中,聚四氟乙烯(PTFE)具有突出的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同时还具有耐高温、高润滑不粘性、优良的电绝缘性和密封性、良好的抗老化能力、极低的摩擦系数,是一类很有潜力的密封材料和填充材料。但是通常情况下,纯PTFE的磨损率较大、冷流现象严重,试验表明,PTFE十分不耐磨损,在长时间连续载荷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蠕变现象明显,且PTFE的线膨胀系数为钢的10~20倍,比多数塑料大,其线膨胀系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很不规律的变化,不适宜单独使用。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与其它材料复合来提高PTFE的尺寸稳定性。
聚酰亚胺(PI)是指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的一类聚合物,具有多种类型。其中的酚酞型聚酰亚胺,采用酚酞单体、双硝基或双卤代酰亚胺单体为原料,通过芳香亲核取代反应合成酚酞型聚酰亚胺。酚酞为大宗商品,价格低廉,因此该酚酞型聚酰亚胺成本低、溶解性好、光学性能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适合注塑、挤出、模压、熔融纺丝和溶液纺丝加工,在耐高温的工程塑料、薄膜、纤维、胶粘剂、涂料以及先进复合材料等相关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由于其分子链中含有较多的刚性基团,抗蠕变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且耐温达400℃以上,耐骤冷骤热,长期使用温度范围-200~300℃,可作为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填充材料。
目前,为改善PTFE材料在连续载荷作用下的力学强度问题,可选用耐温性好,刚性高的聚合物进行填充改性。而PI具有十分稳定的芳香结构单元,较小的线膨胀系数,良好的抗蠕变能力及耐化学性,且在高温、高压和高速等苛刻环境下具有优异的减磨抗磨性能等特点,因此可作为PTFE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优选填料之一。同时,酚酞型PI具有较好的耐温性能(Tg≥270℃),满足PTFE材料的常规使用温度(250℃)要求。但目前对PI填充改性PTFE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报道很少,只在国外一些公司的产品数据中有所报道。一般改性PTFE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都小于20MPa,拉伸模量都小于300MPa。如,国外公司公布的数据中,德国Ensinger公司添加10%PI的PTFE/PI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仅为15MPa;日本Asahi Glass公司添加15%PI的PTFE/PI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14.3MPa;美国3M公司添加10%PI的PTFE/PI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18.6MPa,但拉伸模量仅为96.5MPa。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利用具有特殊结构的酚酞型聚酰亚胺对聚四氟乙烯进行改性,获得了具有较好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尺寸稳定的复合材料,且改善了聚四氟乙烯刚性差,易冷流的问题。该制备方法简单环保、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原料组成为:
聚四氟乙烯 79~94%;
酚酞型聚酰亚胺 5~20%;
加工助剂 0~1%;
所述酚酞型聚酰亚胺的结构式如下式(Ⅰ)所示:
式中,n为正整数,Ar为碳数为6~30的芳香基团。
作为优选,所述的-Ar-选自以下基团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聚四氟乙烯的平均粒径为10~35μm,体积密度为240~500g/L。如,可选用美国3M的TF1705、美国杜邦的Teflon PTFE-7C、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JF-G25、美国苏威的日本旭硝子的G190或日本大金的M12等等,进一步优选为美国杜邦公司的Teflon PTFE-7C和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JF-G25。最优选为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JF-G25。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工助剂包括热稳定剂、润滑剂、紫外光吸收剂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加工助剂为润滑剂,如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进一步优选,按质量百分比计,原料组成为:
聚四氟乙烯 82~90%;
酚酞型聚酰亚胺 10~17%;
加工助剂 0~1%;
所述的酚酞型聚酰亚胺中的-Ar-选自以下基团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聚四氟乙烯选自美国杜邦公司的Teflon PTFE-7C或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JF-G25。
再进一步优选,原料组成中酚酞型聚酰亚胺的专利百分比为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巨化集团技术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巨化集团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35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