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纳米胶囊、生物微米胶囊、β-环糊精基质微纳米多维空格球、二氧化硅微米胶囊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24602.4 | 申请日: | 2015-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2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翟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金浓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3/00 | 分类号: | B01J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5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纳米 胶囊 微米 环糊精 基质 多维 空格 二氧化硅 | ||
技术领域
我司根据技术发展状况和现实条件,确定了优先发展方向。首先是用β-环糊精为原料,运用纳米超分子化学方法,通过分子识别、仿生合成,组装制备出β-环糊精基质微米胶囊。一开始只是实验室里的小样生产,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的微观形貌惊醒观察,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来测定聚合物产品的分子量,在知道了形貌的详细信息后,对产品的包裹能力进行了实验。在达到实际应用效果后,我公司购置了车间大型生产仪器,开始大批量的生产。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随机测试,均能实现优良的包裹能力。
我公司生产出的微胶囊口径大小有不同规格,可实现对微米和纳米等不同级别大小的气、固、液三相物质的包裹,使不溶于或难溶于水的物质易溶于水;或将药物制备成包合物后用于静脉注射,使其缓慢释放,即具有缓释作用,从而提高药物疗效;也可用于包合VC等易被空气氧化的产品,延缓被氧化的速度,用于保健品的制备,从而提高其药物的抗氧化能力。
根据需求,我们对研制出的开口胶囊进行了进一步研究,通过不断测试,最终成功采用红外光照射,将包裹芯材后的胶囊封口闭合,使芯材与大环境隔绝,在需要时通过加温循热释放芯材。
在以上工艺流程达到成熟阶段后,我公司运用类似的技术方法和生产工艺流程,换用经过改进的带有羟丙基集团的葡萄糖作为基质,同样成功生产出了不同尺寸大小的葡萄糖基质微米、纳米微胶囊,用于包裹囊化气、固、液三相芯材,制备液相、干相包合物或用作其他具有活性成分的芯材载体。
以上有机基质的微米、纳米胶囊产品的熔点高达240℃以上。为进一步提高微米、纳米胶囊的耐火温度,我公司采用改性二氧化硅为原料,制备出二氧化硅基质微胶囊,其熔点达到1670℃,球体大小分布在2-30μm。除此之外,它还具有较强的耐酸能力,将二氧化硅基质微胶囊完全浸泡于pH1.5的盐酸溶液中12h,经过过滤、烘干后在生物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浸泡前后的样品形貌保持一致。
我公司用β-环糊精制备出多孔微纳米空格球,其粒径分布在3-60μm之间,球体内部的多维纳微米空格与表面孔隙相互连通,孔隙率可高达76.46%,平均孔径259nm。其多孔结构也决定了这类产品有着优良的吸附能力,可用作包合具有活性成分的药物和对光、氧、紫外线、易潮解还原的生物制剂,用于压片、膏栓和颗粒冲剂的制备。
为检验空格球在饱和方面的优势,我公司选用之前生产出来的羟丙基分子胶囊、羟丙基微米胶囊、有机骨架微胶囊、葡萄糖微胶囊产品和生物微米晶格球为囊材,通过不同的包合方法测试了这些材料对国酒香最大包合量的实验。以下为几种囊材微观结构、包合方法及对香精包合比例的数据: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多孔结构的生物微米空格球对香精的包合比例高达100:83。我们对空格球包裹香精的原理提出以下过程:通过静电发生器产生的静电以紫铜丝网为导体,将静电荷施加于空白晶格球上,再将GGH-1108香精雾化后喷淋到螺带混合机料仓,被旋转运动中的晶格球充分吸附进入球体空腔,在达到吸附饱和后在常温下进行造粒筛选分级。
背景技术
在上世纪70年代,康奈尔大学第一个做出了纳米尺度颗粒,纳米技术从此诞生。当物质小到1至100nm的时候,由于其量子效应、物质的局域性和巨大的表面及界面效应,使物质的很多性能发生质变,呈现出许多既不同于单个孤立原子的奇异现象。纳米胶囊的这种独特性质使它在许多领域得到新的应用,特别是在药物纳米微胶囊的研究中,发现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和缓释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金浓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金浓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46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