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载钯催化剂在4‑苯乙炔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合成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25148.4 | 申请日: | 201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6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田林;丁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海工学院;连云港海恒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张田林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C07C205/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载钯 催化剂 乙炔 硝基 苯甲酸 合成 中的 应用 | ||
1.固载钯催化剂在4-苯乙炔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合成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载钯催化剂指的是钯(II)离子印迹聚合物;
具体应用是将4-氯-3-硝基苯甲酸甲酯、碘化钾或碘化钠、碘化亚铜和溶剂加入反应釜中,充氮除氧30分钟后,控制反应温度到30~130℃,搅拌反应0.5~2.5小时后,加入碱、苯乙炔和固载钯催化剂,继续搅拌反应6~12小时,TLC检测反应结束后,降低反应产物体系温度至室温;过滤分别得到固体不溶物①和滤液①;所述不溶物①含有碘化亚铜和固载钯催化剂,经过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后循环使用;控温60~70℃,对所述滤液①进行负压旋蒸回收溶剂;旋蒸去除溶剂后的残留物用去离子水溶解,过滤得到不溶物②和滤液②;所得滤液②分别回收碘化钾、氯化钾或碘化钠、氯化钠;使用无水乙醇对所述不溶物②进行重结晶提纯,制得4-苯乙炔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
其中所述溶剂选用甲苯、氯苯、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乙二醇二甲醚、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六甲基磷酰胺或二甲亚砜中的一种,所述溶剂的用量是4-氯-3-硝基苯甲酸甲酯用量质量的2~5倍;
所述碱选用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三丙胺、三丁胺、4-二甲氨基吡啶、甲基哌啶或1,4-二甲基哌嗪中的一种;
所述4-氯-3-硝基苯甲酸甲酯、碘化钾或碘化钠、碘化亚铜、碱、苯乙炔、固载钯催化剂的摩尔用量比例为1∶0.2~0.5∶0.01~0.05∶2~5∶1~1.5∶0.01~0.05。
2.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载钯催化剂在4-苯乙炔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合成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钯(II)离子印迹聚合物指的是大分子侧链上含有叔胺基、季铵阳离子和水杨醛肟合钯(II)离子印迹聚合物,所述钯(II)离子印迹聚合物是以功能单体(A)、功能单体(B)和交联剂为原料,通过聚合过程制得的;
所述钯(II)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具体制备操作是在四口瓶中,加入有机溶剂、功能单体(A)、功能单体(B)、交联剂、引发剂和致孔剂,开启搅拌,搅拌均匀后,充氮除氧30分钟,升温至60~65℃,聚合反应进行2小时;提高温度至90~95℃,聚合反应再进行2小时后,冷却,将聚合反应产物体系倾入甲醇中析出颗粒状树脂,过滤,依次用丙酮、饱和碳酸钠水溶液和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制得中空颗粒状钯(II)离子印迹聚合物;
其中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氯苯、苯甲醚、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乙基乙酰胺、N,N-二丙基乙酰胺、N,N-二丁基乙酰胺、N,N-二甲基苯甲酰胺、苯乙酮、环己酮、正己醇、月桂醇、甲基环己烷、正辛烷或沸程=90~120℃的石油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有机溶剂的用量是功能单体(A)、功能单体(B)和交联剂质量总和的2~10倍;
所述功能单体(A)和功能单体(B)结构分别由通式(A)和通式(B)表示:
其中所述通式(A)和通式(B)中的R选自C1~C18烃基中的一种,X-选自Cl-、Br-、NO3-或CH3COO-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的交联剂选自二乙烯基苯、异氰尿酸三烯丙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甲基丙烯酰胺、N-甲基-N,N-二烯丙基氯化铵、N-苄基-N,N-二烯丙基氯化铵或N,N-二烯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功能单体(A):功能单体(B):交联剂的用量质量比为20~80∶20~80∶20~80;
所述的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苯甲酰;所述引发剂的用量是功能单体(A)、功能单体(B)和交联剂的用量质量总和的0.5~5%;
所述的致孔剂选自硫酸镁、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钙、甲苯、氯苯、苯甲醚、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乙基乙酰胺、N,N-二丙基乙酰胺、N,N-二丁基乙酰胺、N,N-二甲基苯甲酰胺、苯乙酮、环己酮、正己醇、月桂醇、甲基环己烷、正辛烷或沸程=90~120℃石油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致孔剂的用量是功能单体(A)、功能单体(B)和交联剂质量总和的1~1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海工学院;连云港海恒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张田林,未经淮海工学院;连云港海恒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张田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51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