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25249.1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5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维国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12 山东省德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镜下 食管 静脉曲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乙型肝炎发病大国,因此肝硬化并发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已占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的第二位,来势凶猛,死亡率高达50%,是严重危害生命的急重症。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在内镜下通过装有一个或多个橡胶套扎圈的套扎器对曲张的静脉进行分段和分点套扎,从而达到止血和使曲张静脉萎缩、进而消失的目的,是胃食管静脉曲张的第一选择。目前的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装置分为可连续套扎的多连发套扎器和仅能单次套扎的单发套扎器,相比而言,多连发套扎器可在插入食管后连续进行套扎,大大的提高了医疗效率,并显著的降低了插入内镜过程中对病人造成的损伤及带来的痛苦,是当今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实施工具的主流及趋势。
目前的多连发套扎器的结构通常为,将多个橡胶圈依次套置在套扎管外,然后借助拉线特殊的缠法依次与橡胶圈关联,牵拉拉线外端可依次使多个橡胶圈从套扎管上脱下进而达到连续套扎的目的。由于上述多连发套扎套的拉线缠绕方式比较复杂,激发橡胶圈时拉线所需的拉力较大,操作比较费力,稍有不当还会造成拉线缠乱,影响对橡胶圈的正常驱动;由于拉线在套扎管上缠绕的圈数较多,增加了套扎管的体积,降低了其操作灵活性;与此同时,在套扎过程中套扎管的前端面需要与食管壁紧贴才可保证套扎管内形成负压,但由于拉线缠绕过程中大都需要从套扎管的前端面上经过,使得套扎管的前端不平整,难以与食管壁严密接触,影响对套扎组织的负压吸引效果;另外,上述多连发套扎器在使用过程中,拉线在套扎管前端位置与食管壁接触,在拉动拉线时,容易将食管壁挫伤,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小巧紧凑,操作安全方便,可放置多个橡胶圈来实现连续套扎,且负压吸引效果好,套扎效率高的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装置,其包括一套扎外管,套扎外管的后端设有内镜连接座;所述的套扎外管呈前细后粗的锥形,套扎外管内设有一与其同轴的套扎内管,套扎内管的前端与套扎外管前端密封连接,套扎内管的后端封闭且连接有负压吸管,由此使套扎内管中形成一用于容纳待套扎组织的负压容腔;所述的负压吸管穿出内镜连接座继续向后延伸;所述的套扎外管的侧壁上前后等间距分布有若干定位孔,每个定位孔中安设有定位销;所述的定位销外端突出于套扎外管外侧,里端则设有拉环且位于套扎外管与套扎内管的夹层中;所述的若干定位销的拉环以串联的形式与一拉线固定连接,而拉线的前端向后反折且穿出内镜连接座后继续向后延伸,向后牵动拉线可由前向后依次将若干定位销从对应的定位孔上移出;所述的套扎外管上套置有与定位销等数量的橡胶圈,所述的橡胶圈各自通过一个定位销限定而防止其自行向前滑动。
所述的套扎外管与套扎内管两者前端连接,且为一体结构,即两者由一个前端具有底部的空心管中前段部分向内反折而形成。
使用时,将本装置连接于内镜前端,将负压吸管与拉线经内镜的器械通道穿至内镜柄部,并将负压吸管连接负压装置,由此即可行套扎术,当借助负压容腔将待套扎的组织吸入后,此时牵拉拉线端部,使最前侧的一定位销从定位孔中脱下,进而使得最前侧的橡胶圈失去定位销为其提供的定位作用,从而随着锥形的套扎外管向前滑滚,从而对组织实现套扎目的;继续牵拉拉线,可依次激发其他橡胶圈,从而实现连接套扎目的。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其结构简单,小巧紧凑,便于随内镜进入体内实施手术治疗,且可连续进行套扎,效率较高;其通过定位销来控制橡胶圈的定位与激发,从而简化了拉线的绕线方式,使得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拉线无需复杂的缠绕,不会发生缠乱的情况,工作更加稳定;由于拉线无需从套扎内管与套扎外管的前端经过,从而保证了本装置前端的圆滑与平整,有利于在负压吸引过程中使待套扎的组织快速的进入负压容腔中,由此提高套扎成功效率;由于在套扎实施过程中,拉线无需与组织接触,在牵拉过程中不会对食管壁造成挫伤,减小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装置的主剖视图。
图3为定位销与橡胶圈以及拉线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1、套扎外管,2、橡胶圈,3、定位销,4、内镜连接座,5、负压吸管,6、拉线,7、负压容腔,8、定位孔,9、套扎内管,10、拉环,11、限位边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维国,未经王维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52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