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颈性眩晕的艾条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25765.4 | 申请日: | 2015-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7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蔡树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龙华康复医院有限公司;蔡树河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A61P9/00;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99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眩晕 | ||
一种治疗颈性眩晕的艾条,所述艾条由主料和配料制成;所述主料为艾叶;所述配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石菖蒲1~3份,藁本1~3份,白芷1~3份,檀香1~3份,蔓荆子1~3份,薄荷0.5~1.5份;所述主料与配料的重量份数比为(7.5~9.5):(0.5~2.5)。本发明的艾条能够有效治疗颈性眩晕,缩短眩晕时间,副作用小。采用本发明的艾条对患者的颈部病变进行灸疗,治疗手法简便,治疗风险低,而且疗效显著。既解决了采用西医治疗的手术费用高、患者承受痛苦大和临床疗效欠佳的问题,又解决了采用推拿,按摩、牵引等中医治疗时,对医者的治疗手法有极高的要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颈性眩晕的艾条。
背景技术
“颈性眩晕”中医称“项痹”,其有痹阻不通之意。它主要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的眩晕综合征。其特点是眩晕呈间断性、反复性,发作时与颈部活动姿势有明显关系 , 可伴有恶心、呕吐、颈项背部不适、耳鸣、视觉障碍等症状。其发病以中老年人居多,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方式的转变,有年轻化趋势。本病轻者能给患者学习、工作、生活等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严重者可发生相应区域脑梗死。
目前,治疗颈性眩晕的方法主要为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
西医治疗主要有手术和药物对症治疗。手术大多采取突孔切开椎动脉外膜剥离术,这种方法不仅手术费用高,而且患者承受痛苦大。药物治疗主要选用扩张脑血管、改善脑灌注如倍他司汀、西比灵、尼莫地平等药物,但临床疗效欠佳。
中医治疗常用的有推拿,按摩、牵引,穴位注射及活血化瘀中药等方法。但由于临床部分患者往往伴有椎管狭窄、严重的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定等情况,在要求采用推拿、按摩、牵引等治疗方法前,医者必须有足够的判断,并对医者的治疗手法有极高的要求。反复不恰当推拿,按摩、牵引等治疗,都有可能加重症状,甚至导致截瘫。所以,积极探索并采取有效、安全、科学、规范、便捷、经济的内科综合诊疗方案,显得尤为迫切,且极富临床意义。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颈性眩晕的艾条,采用本发明的艾条对患者的颈部病变进行灸疗,治疗手法简便,治疗风险低,而且疗效显著。
一种治疗颈性眩晕的艾条,所述艾条由主料和配料制成。
所述主料为艾叶。
所述配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石菖蒲1~3份,藁本1~3份,白芷1~3份,檀香1~3份,蔓荆子1~3份,薄荷0.5~1.5份。
所述主料与配料的重量份数比为(7.5~9.5):(0.5~2.5)。
在优选的方案中,上述主料与配料的重量份数比为8.5:1.5。
在优选的方案中,上述配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石菖蒲2份,藁本2份,白芷2份,檀香2份,蔓荆子2份,薄荷1份。
制成艾条后,每年端午前后的9天时间里,每天午时(11~13时)置于烈日下晾晒。起到对艾条进行反复发酵,调理艾条的药性。
石菖蒲用于开窍醒神。
藁本、蔓荆子用于祛风散寒,引药入巅顶。
白芷用于行气止痛。
檀香用于芳香理气。
薄荷用于辛凉开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采用本发明的艾条对患者的颈部病变进行灸疗,治疗手法简便,治疗风险低,而且疗效显著。既解决了采用西医治疗的手术费用高、患者承受痛苦大和临床疗效欠佳的问题,又解决了采用推拿,按摩、牵引,穴位注射等中医治疗时,对医者的治疗手法有极高的要求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龙华康复医院有限公司;蔡树河,未经晋江龙华康复医院有限公司;蔡树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57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祛痘中药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中药外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