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六亚甲基胍药物粉剂、胶囊的配方及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428434.6 申请日: 2015-07-20
公开(公告)号: CN105030684A 公开(公告)日: 2015-11-11
发明(设计)人: 卫国刚 申请(专利权)人: 卫国刚
主分类号: A61K9/14 分类号: A61K9/14;A61K9/48;A61K31/785;A61P31/04;A61P31/12;A61P1/12;A61P1/04;A61K47/3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044500 ***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聚六亚 甲基 药物 粉剂 胶囊 配方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药物粉剂和胶囊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六亚甲基胍药物粉剂、胶囊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治疗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急慢性肠胃炎、浅表性胃炎、胃溃疡的药物为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盐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硫酸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这些药物被人体服用后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广泛分布并残留于各组织,不仅对病灶部位起作用,而且对人体正常组织有毒副作用。长期使用这些药物,还会对各类细菌、真菌、病毒会产生抗药性,且杀菌效果受细菌、真菌、病毒变异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六亚甲基胍药物粉剂、胶囊的配方及制备方法,它进入肠胃后直接与病菌相互作用,起效快,而且在体内不残留、不会产生抗药性、无毒副作用。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的配方为:聚六亚甲基胍0.5-10%、无水葡萄糖25-35%、乳糖40-45%、玉米淀粉10-35%。

它的制备工艺为:

步骤一:按照上述比例,将聚六亚甲基胍和玉米淀粉混匀搅拌30分钟,得到混合物A;

步骤二:按照上述比例,将混合物A与无水葡萄糖混匀搅拌30分钟,得到混合物B;

步骤三:按照上述比例,将混合物B与乳糖混匀搅拌30分钟,得到聚六亚甲基胍药物粉剂;

步骤四:将聚六亚甲基胍药物粉剂按照一定量装入胶囊内,便得到聚六亚甲基胍药物胶囊。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进入肠胃后直接与病菌相互作用,起效快,而且在体内不残留、不会产生抗药性、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的配方为:聚六亚甲基胍0.5-10%、无水葡萄糖25-35%、乳糖40-45%、玉米淀粉10-35%。

它的制备工艺为:

步骤一:按照上述比例,将聚六亚甲基胍和玉米淀粉混匀搅拌30分钟,得到混合物A;

步骤二:按照上述比例,将混合物A与无水葡萄糖混匀搅拌30分钟,得到混合物B;

步骤三:按照上述比例,将混合物B与乳糖混匀搅拌30分钟,得到聚六亚甲基胍药物粉剂;

步骤四:将聚六亚甲基胍药物粉剂按照一定量装入胶囊内,便得到聚六亚甲基胍药物胶囊。

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一、直接作用起效快:进入肠胃后直接与病菌相互作用,通过正负电荷相互吸引缠绕并包裹病菌,切断病菌营养物摄入通道并抑制其分裂,使病菌窒息而死。其他同类药物基本上是参与细胞代谢并扰乱或阻遏代谢途径而达到杀菌目的。

二、不吸收不残留:有效成分为大分子聚合物,本品进入肠胃后不会被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所吸收,直接通过大肠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其他同类药物则会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广泛分布并残留于各组织、体液中,如肝、肾、肺、前列腺、睾丸、子宫及胆汁、痰液、水疱液、血、尿液等。

三、无抗药性:独特的杀病菌原理(包裹病菌抑制分裂使其窒息而死)使其无抗药性,长期服用效果不减。

四、无毒副作用:进入人体内不吸收不残留,直接排出体外,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五、黏膜保护作用:对消化道黏膜还具有很强的覆盖保护能力,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

药理与代谢:进入消化系统后能与通常呈负电性细菌的细胞膜作用,破坏微生物储存能量和养分输送所必需的离子梯度,甚至造成胞浆渗漏。同时本品中有效成分成正电性,很容易被呈负电性的各类细菌、病毒所吸附并缠绕,从而抑制病菌的分裂功能,使细菌丧失了繁殖能力,加上堵塞了微生物的呼吸通道,使微生物迅速窒息而死。其独特的杀菌机理,对各类细菌、真菌、病毒不产生抗药性,并且杀菌效果不受细菌、真菌、病毒变异的影响。本品进入人体内不被人体细胞吸收,经过胃、肠后直接排出体外。

抗菌谱:对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病毒EV71型等肠道病毒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革兰阴性菌,包括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属、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志贺菌属、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构橼酸菌属、黏质沙雷氏菌、绿脓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嗜肺菌团菌、淋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葡萄球菌属、溶血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亦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卫国刚,未经卫国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84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