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复合型脱色剂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28477.4 | 申请日: | 2015-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0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董荣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吉昌丝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72;C02F10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31302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复合型 脱色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废水处理中脱色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去除印染行业、造纸行业和制药行业的工业废水中高色度的复合型脱色剂。
背景技术
目前,废水处理中的脱色技术主要分化学处理法(如氯氧化法、氯氧化-紫外线法、臭氧氧化法等)。物理处理法(如过滤处理法、气浮法等)。物理化学处理法(如絮凝处理、吸附处理、离子交换法等)及生物处理法(如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法等)几大类型。上述几大类处理法也就是综合化学、物理、电学等学科知识在废水脱色方面的应用。上述处理方法目前仍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1)不能处理含特殊有色物质的废水,
(2)污水中有色物质的去除过程其原始开车费及正常运行费用等,
(3)脱色效果不能确切保证,
(4)目前在工程技术上应用不多。
目前的专利技术大都偏重于絮凝脱色或氧化脱色的较多,比如专利号为CN200710172989、CN201410710743等,都是基于改变脱色剂的某些组分,进而提高脱色剂的效率。也有些脱色剂尝试絮凝组合的新型来去除,如专利号为CN201410855525、CN200310115570、CN201210211006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复合型脱色剂组合物。但这些脱色剂都存在投药量过多,脱色效果不稳定等问题,所以现在市场非常需要一种不仅可以兼顾脱色效果稳定,而且具有投药量少的的复合型脱色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脱色剂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脱色剂组合物用于印染行业、造纸行业和制药行业的工业废水时不仅耗药量少、脱色效果好的去除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复合型脱色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粉末碳:10~20,次氯酸钠:5~10,硫酸亚铁:5~10,
双氰胺:10~15,甲醛:10~15,硅藻土:5~10,
聚合氯化铝:5~10,碳酸钠:5~10,粉煤灰:5~10,
铝酸钠:1~5,氢氧化钠:10~15,聚丙烯酰胺:1~3。
所述的复合型脱色剂制备工艺为:按配比,将各组分混合后,搅拌分散均匀后即可得成品。
本发明的复合型脱色剂可用于去除印染行业、造纸行业和制药行业的工业废水中高色度的去除,控制投量为20~30mg/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著特点是吸附脱色和氧化脱色的有机协同脱色,所以具有药剂用量少,脱色效果稳定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新型复合型脱色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粉末碳:10,次氯酸钠:5,硫酸亚铁:5,
双氰胺:10,甲醛:10,硅藻土:5,
聚合氯化铝:5,碳酸钠:5,粉煤灰:5,
铝酸钠:1,氢氧化钠:10,聚丙烯酰胺:1。
将上述复合型脱色剂按比例投加到印染行业、造纸行业和制药行业的工业废水中,然后混合均匀静置30~40min,复合型脱色剂投加量为20~30mg/L。
取上述反应后的上清液进行色度的测定,得到如下结果:色度去除率大于90%。
实施例2
一种新型复合型脱色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粉末碳:15,次氯酸钠:8,硫酸亚铁:8,
双氰胺:13,甲醛:13,硅藻土:8,
聚合氯化铝:8,碳酸钠:8,粉煤灰:8,
铝酸钠:3,氢氧化钠:13,聚丙烯酰胺:2。
将上述复合型脱色剂按比例投加到印染行业、造纸行业和制药行业的工业废水中,然后混合均匀静置30~40min,复合型脱色剂投加量为20~30mg/L。
取上述反应后的上清液进行色度的测定,得到如下结果:色度去除率大于95%。
实施例3
一种新型复合型脱色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粉末碳:20,次氯酸钠:10,硫酸亚铁:10,
双氰胺:15,甲醛:15,硅藻土:10,
聚合氯化铝:10,碳酸钠:10,粉煤灰:10,
铝酸钠:5,氢氧化钠:15,聚丙烯酰胺:3。
将上述复合型脱色剂按比例投加到印染行业、造纸行业和制药行业的工业废水中,然后混合均匀静置30~40min,复合型脱色剂投加量为20~3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吉昌丝绸有限公司,未经湖州吉昌丝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84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电极强化电化学去除水中氰化物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造纸白水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