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壳体带电功能的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28528.3 | 申请日: | 2015-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6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于悦;从长杰;冯树南;王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4 | 分类号: | H01M2/34;H01M2/02;H01M2/20;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莉华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壳体 带电 功能 锂离子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壳体带电功能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应用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行业对电池能量密度、功率密度需求也日益提高;而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安全性能是产业发展的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电池安全性能的具有壳体带电功能的锂离子电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壳体带电功能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件,所述绝缘件内部中心设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顶部贯穿绝缘件,底部固定在绝缘件中;所述导电柱外侧嵌套一电阻环,所述电阻环与导电柱外表面紧密接触,所述电阻环下方、导电柱外还嵌套一盖板片,盖板片的上端面与电阻环下端面紧密接触,所述盖板片通过防转环与导电柱底部固定连接,防转环同时起到固定盖板片和导电柱相对位置的作用。
所述盖板片与导电柱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密封圈,以确保导电柱整体液密性。
所述电阻环、密封圈、防转环均位于绝缘件内。
进一步,所述导电柱外侧设有凹槽,内置用于固定导电柱、绝缘件的卡簧。
进一步,所述盖板片内侧设有环形凹槽,用于限位电阻环。
进一步,所述密封圈为高分子弹性材质。
进一步,所述电阻环为接触电阻,其阻值大小通过调节与导电柱和盖板片间的接触面和压力实现。
进一步,所述电阻环为高韧性耐腐蚀导电材料,优选的,为AL3003H14铝材质。
进一步,电阻环阻值大小为0.1mΩ-1000mΩ。所述电阻环的厚度为0.5mm-5mm。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锂电池结构通过电阻环与盖板片导通,盖板片与电池壳体焊接进一步使电池壳体带电,在电池因滥用或意外发生短路时形成额外的电流回路、起到分流作用、提升安全性能。同时此极柱结构密封性好、能有效防止极柱转动、组装容易、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有壳体带电功能的锂离子电池的剖面结构图。
图中:
1、导电柱;2、电阻环;3、盖板片;4、防转环;5、密封圈;6、环形凹槽6;7、卡簧;8、绝缘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具有壳体带电功能的锂离子电池,包括绝缘件8,绝缘件8内部中心设有导电柱1,导电柱1顶部贯穿绝缘件8,底部固定在绝缘件8中;导电柱1外侧嵌套一电阻环2,电阻环2内环面与导电柱1外表面紧密接触,电阻环2为接触电阻,其阻值大小通过调节与导电柱1和盖板片3间的接触面和压力实现。电阻环2为高韧性耐腐蚀导电材料,本实施例中为AL3003 H14铝材质。环厚3mm,外径21mm,内径14mm,电阻环2阻值大小为0.5mΩ-1.5mΩ。
电阻环2下方、导电柱1外还嵌套一盖板片3,盖板片3的上端面与电阻环2下端面紧密接触,盖板片3通过防转环4与导电柱1底部固定连接,防转环4同时起到固定盖板片3和导电柱1相对位置的作用。盖板片3与导电柱1间存在间隙,间隙内填充有密封圈5,密封圈5为高分子弹性材质,以确保导电柱1整体液密性。
电阻环2、密封圈5、防转环4均位于绝缘件8内。导电柱1外侧设有凹槽,内置用于固定导电柱1、绝缘件8的卡簧7。盖板片3内侧设有环形凹槽6,用于限位电阻环2。
本锂电池结构通过电阻环2与盖板片3导通,盖板片3与电池壳体焊接,进一步使电池壳体带电,在电池因滥用或意外发生短路时形成额外的电流回路、起到分流作用、提升安全性能。同时此电池结构密封性好、能有效防止极柱转动、组装容易、成本低。
以上对本发明创造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85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