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针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29069.0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0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严永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百利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36 | 分类号: | A61B50/36;A61M5/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21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安全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针安全防护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医疗用针,如皮下针、活检针、静脉内导入器、套针、导丝、胸腔穿刺针等,这些在使用过后会沾上药品或患者身上的病原体后成为危险物品,而由于意外被这些带有针头的器械刺到的案例不胜枚举,为了避免受此类受污染刺件刺伤或因此而感染的健康危险,现有技术中已有一些防护装置,然而现有的一些防护装置防护并不到位,往往还有可能遭到二次伤害。
再者,现有的多种医疗用针为一次性的,使用完后简单套上针冒便立即丢弃,由于针冒并不牢固,还会对处理这些医疗垃圾的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甚至有些不法分子重新回收这些弃用的医疗用针,安全隐患更大,现有技术还未发现针对这种情况的更为彻底的防护装置,即将使用后的针头彻底损坏,不仅能够避免刺伤也能防止有心人的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针安全防护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针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偏心套接,所述外壳体可相对所述内壳体转动,所述内壳体首端设有供医用针针管通过的第一开口,所述内壳能够相对医用针针管轴向移动,所述内壳体末端及所述外壳体末端分别设有供医用针针头通过的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 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内壳体末端中心位置,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外壳体偏于中心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外壳体内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内壳体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应的外螺纹。
优选地,所述外壳体末端内侧设有填塞层,所述填塞层内有填充物。
优选地,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均为圆柱形形壳体。
优选地,所述填塞层内填充物为粘性硅胶。
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为大小相等的圆形开口。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防护装置可在医用针使用前或使用后套在医用针头部,最好是在使用前套上,更加安全。套上之后,针头可依次经过第二开口、第三开口伸出,待使用完后,先根据需要调节内壳体与医用针头部的距离,进而调节外壳体与内壳体的相对位置使针尖尽可能与外壳体末端接触,然后向外旋转外壳体(即向增加外壳体与内壳体总长的方向),使针尖避开第三开口与外壳体末端其他部分相对,最后向内旋转外壳体(即向减少外壳体与内壳体总长的方向),并在转过程中将针尖压弯;
外壳体末端填塞层内的填充物还可以将针尖堵住,这样既阻止了针管内残留物的外泄,也彻底损坏针尖,避免扎伤人及被回收。即使极特殊情况下该防护装置从医疗用针上脱落,针尖也不会在造成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医用针与防护装置组装后的机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外壳末端的结构以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医用针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外壳体2和内壳体1,内壳体1与外壳体2偏心套接,外壳体2可相对内壳体1转动,内壳体1首端设有供医用针针管通过的第一开口3,内壳能够相对医用针针管轴向移动,内壳体1末端及外壳体2末端分别设有供医用针针头通过的第二开口4和第三开口5,第二开口4位于内壳体1末端中心位置,第三开口5位于外壳体2偏于中心的位置。
具体地,外壳体2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内壳体1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应的外螺纹。
外壳体2与内壳体1的这种设计能够适用不同长度的针头,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外壳体2末端内侧设有填塞层,填塞层内有填充物,该填塞层内填充物为粘性硅胶,此处所称粘性硅胶为带有粘性的硅胶,外壳体2末端填塞层内的填充物还可以将针尖堵住,这样既阻止了针管内残留物的外泄,也彻底损坏针尖,避免扎伤人及被回收。即使极特殊情况下该防护装置从医疗用针上脱落,针尖也不会在造成危害。
更进一步地,外壳体2和内壳体1均为圆柱形形壳体,第二开口4与第三开口5为大小相等的圆形开口。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百利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百利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90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零件
- 下一篇:软磁性体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磁芯、以及线圈型电子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