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响应负荷配额的电力积分交易平台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29160.2 | 申请日: | 2015-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3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璐;颜庆国;谢敏;杨永标;颜盛军;王金明;阮文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00 | 分类号: | G06F17/00;G06Q50/06;G06Q30/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响应 负荷 配额 电力 积分 交易平台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响应负荷配额的电力积分交易平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响应负荷配额的概念建立负荷配额模型,包括基于电力积分的响应负荷配额模型和基于最优潮流的响应负荷配额分配模型;基于电力积分概念构建以积分兑换、买卖为核心的电力积分交易平台框架;制定基于电力积分交易平台的具体交易方式,包括积分兑换交易方式及积分买卖交易方式;将积分兑换交易方式及积分买卖交易方式分别应用于具体实例,进行可行性和有效性验证。采用本发明方法构建的电力积分交易平台能够保障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应获得的经济效益,也为用户在特殊情况下选择不/少参与需求响应提出了折衷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响应负荷配额的电力积分交易平台的构建方法,属于用电服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采集、传感、控制等支撑技术的逐渐成熟,需求响应大规模推广应用成为可能,在降低高峰负荷、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提高电网安全稳定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实践表明,合理的运作模式是需求响应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效推广的必要条件,涉及政策条件、激励措施、交易机制和项目管理模式等多个方面。为进一步促进需求响应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就需求响应激励机制、商业模式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侧重于宏观上解决国内外市场职责和配套措施、运作模式和激励机制等问题,缺乏对某一具体项目运作模式的分析和讨论。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电网企业为实施主体、电力用户参与的需求响应格局,峰谷电价、丰枯电价等价格型项目得到了广泛应用,激励型项目正处于试点示范阶段,其中投资主体主要为电网企业,但因缺乏完整的激励方案、透明的交易机制来促进双方交易,响应效果尚不显著。电力积分是目前国内电力市场激励来源缺乏下较为折衷的激励机制,在电力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构建可行性强、操作性好的需求响应交易模式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响应负荷配额的电力积分交易平台的构建方法,采用本发明方法构建的电力积分交易平台能够保障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应获得的经济效益,也为用户在特殊情况下选择不/少参与需求响应提出了折衷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响应负荷配额的电力积分交易平台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响应负荷配额的概念建立负荷配额模型,包括基于电力积分的响应负荷配额模型和基于最优潮流的响应负荷配额分配模型;
所述基于电力积分的响应负荷配额模型如下:
将所有电力积分兑换成响应负荷配额时:
约束条件:
η=f(t0,x,z,j)
将部分电力积分兑换成响应负荷配额时:
约束条件:
η=·f(t0,x,z,j)
式中:S为电力积分,D(pk,Tk)为第k份响应负荷配额;pk为第k份响应负荷容量,Tk为第k份响应持续时间;f(t0,x,z,j)为兑换系数;j为参与项目类型,包括参与有序用电、可中断负荷和直接负荷控制三种类型;t0为响应日期,也代表季节因素;x为用户类型,包括居民用户、工业用户和商业用户三类;z为用户信用等级,包括守信标准、一般标准、警示标准和失信标准四类;S'是指兑换后剩余电力积分;
所述基于最优潮流的响应负荷配额分配模型为三级模型,上级模型的输出作为下级模型的输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91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